舟次渔浦

双溪东入浙,终日坐危舟。
流水远明目,小篷低压头。
烟村鸦入暮,江国雁宾秋。
一片凄凉景,安排独客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舟次渔浦》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舟次渔浦》的作者是元末明初诗人金涓,字道原,义乌人。他本姓刘,但先世有改姓金的习俗,其家族在历史上曾有显赫之时。金涓的生平和创作成就不详,但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窥见其文学才华。

  2. 诗作原文:《舟次渔浦》全文如下:双溪东入浙,终日坐危舟。 流水远明目,小篷低压头。 烟村鸦入暮,江国雁宾秋。 一片凄凉景,安排独客愁。

  3. 诗作鉴赏:这首《舟次渔浦》是一首写景抒情的小诗,通过描绘一幅宁静而凄凉的水乡图景,表达了诗人孤独漂泊的感受。首句“双溪东入浙”勾勒出了地理位置,为全诗定下了基调;接着“终日坐危舟”透露了诗人长时间独自乘坐船只的情景。诗中运用了多种意象,如“流水远明目”,“小篷低压头”,以及“烟村鸦入暮”,“江国鴈宾秋”,这些生动的画面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哀愁与孤独感的氛围。最后一句“一片凄凉景,安排独客愁”更是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色彩,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落寞与无奈。

  4. 文化背景: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描写水乡和旅途情景的诗篇十分常见,这类作品往往反映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或对远方的无奈。《舟次渔浦》也不例外,通过对渔村和孤舟的细腻描绘,传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及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舟次渔浦》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情感和艺术的传达,它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心境变化。无论是作为文学欣赏还是历史研究,《舟次渔浦》都提供了宝贵的视角和深刻的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