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舞龙飞处,寒烟半野蒿。
地卑东海近,天远北辰高。
来往春秋燕,盈虚日夜潮。
老僧年八十,对客话前朝。
钱塘行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钱塘湖春行》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七言律诗,写于长庆三年至四年间的春天,描绘了杭州西湖早春明媚风光和世间万物在春色的沐浴下的勃勃生机。这首诗不仅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之情,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风貌与文人的生活情趣。
白居易在担任杭州刺史期间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的诗作,反映了他对西湖美景的无限热爱以及对春天的向往。诗中“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描写了西湖的清晨景象,以及诗人站在岸边远眺所见的湖光山色。通过这首诗可以看出,白居易不仅关注自然景观的美,同时也展现了他对于社会现实和人文情感的深刻洞察。
白居易在诗中还表达了自己游湖时的愉悦心情和对新事物的欣赏态度。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等句子生动地刻画了西湖上鸟儿欢快的景象,以及春天的活力。此外,诗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更是将西湖春天的美丽景色展现得淋漓尽致,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喜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通过对《钱塘湖春行》的深入分析,可以看到白居易不仅用诗歌记录了自然景观的变化,更通过这些诗句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这首诗也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