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 · 春

小村隐居乐至闲。兴来吟首鹧鸪天。桃花笑日开红锦,门柳垂丝袅翠烟。
扃筚户,扫苔钱。困时禅榻枕书眠。有人问我修何事,梦载华胥月一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鹧鸪天·春》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词。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
  •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以东)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与李白、杜甫、白居易合称“宋代四大词人”。
  1. 诗词原文:《鹧鸪天·春》
  • 发底青青无限春,落红无数恼人。
  • 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
  1. 诗词内容
  • 此词上片写青春的易逝和时光的无情,下片则表达了对春天的留恋及内心的情感波动。整体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及对青春流逝的无奈感受,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 通过对比自然景物的变化和人物的心理活动,辛弃疾巧妙地传达了他对青春、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
  1. 艺术手法
  • 该作品运用了大量生动的意象和比喻,如“落红无数”,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也暗含着生命的凋零和岁月的无情。
  • 词人通过对春天美景的描绘以及对青春易逝的感慨,使得整首词充满了哲理性和审美价值。
  1. 历史背景
  • 《鹧鸪天·春》创作于南宋时期,这个时期社会动荡不安,但文人骚客仍能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向往。
  • 在那个时代背景下,辛弃疾作为一位杰出的词人,其作品中所体现的时代精神和社会责任感,成为了后世研究的宝贵资料。

《鹧鸪天·春》不仅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词作,更是一部充满哲理和情感的作品。辛弃疾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展现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人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文化的精髓和辛弃疾个人的艺术成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