宸算将雄断,天然是美谈。
一征平漠北,再举下江南。
须不闻漂杵,何曾见溺骖。
元和歌圣德,恐未免怀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宸算将雄断,天然是美谈。
一征平漠北,再举下江南。
须不闻漂杵,何曾见溺骖。
元和歌圣德,恐未免怀惭。
《南征奏捷》是元代耶律铸的作品。
耶律铸是元初的大臣,其母为汉人苏氏。1244年耶律楚材死后,他继任中书省事,并上疏历代德政合时宜者八十一章。1258年,随蒙哥伐蜀,次年蒙哥死于军中,他护送蒙哥灵柩到和林,在汗位争夺战中选择支持忽必烈。1261年成为中书省左丞相,1264年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后去山东任职并多次出任中书左丞相。1283年因罪免职,著有《双溪醉隐集》。
《南征奏捷》这首诗是耶律铸对其生平事迹的一种记录和抒发。诗中的“宸算将雄断,天然是美谈。”描绘了他决策英明、功绩显著的形象。接着“一征平漠北,再举下江南。”表达了他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两次出征都取得了胜利。“须不闻漂杵,何曾见溺骖。”则展现了他的军纪严明、士兵生活安定的景象。最后“元和歌圣德,恐未免怀惭。”反映了他对国家治理成果的自豪感以及对自己可能功高震主的忧虑。
《南征奏捷》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耶律铸个人经历和时代背景的真实反映。通过这首诗,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耶律铸的政治生涯及其在元朝历史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