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子华行

雁行飞尽暮云收,送子歧边酒一瓯。
远树深埋黑山雪,晚风寒索紫貂裘。
悠扬鼓角千岩月,惨淡关河万里秋。
寂寞归来回首处,几声山鸟语啾啾。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子华行》是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其创作年代为元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解读:

  1. 作者简介与创作背景
  • 基本信息:耶律铸,字成仲,号双溪,是元代义州弘政人。他幼时聪敏,善文能诗,尤精于骑射。其父去世后,他继领中书省事,提出了一些改革措施,受到当时皇帝的赏识。
  • 创作背景:耶律铸在元世祖即位后被拜为中书左丞相,期间他参与征兵扈从,多次出奇计攻下城池。后来因故被罢免,流寓至山后,最终谥号文忠。他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诗歌和散文方面,尤其擅长五七言绝句和律诗的创作。
  1. 诗歌原文与翻译
  • 原文:雁行飞尽暮云收,送子歧边酒一瓯。远树深埋黑山雪,晚风寒索紫貂裘。悠扬鼓角千岩月,惨淡关河万里秋。寂寞归来回首处,几声山鸟语啾啾。
  • 翻译:黄昏时分,大雁一行消失在天边,天色渐渐暗下来,夕阳也收起了余晖。我站在岔路旁,手里提着一壶酒,正准备为你送别。远处的树木深深地隐没于黑山的雪景之中,寒风吹过,我不禁裹紧了身上的紫貂裘。山谷间回荡着悠扬的鼓角声,月亮在千岩石上洒下皎洁的光芒,秋天的景色显得格外凄凉。当我独自归来,回头望去,只听见几声山鸟的叫声,仿佛在低语呢喃。
  1. 诗歌赏析与鉴赏
  • 意境描绘:耶律铸运用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送别友人的宁静景象。诗中的“雁行”、“暮云”、“黑山雪”等自然意象,以及“酒一瓯”、“紫貂裘”、“鼓角”、“关河万里秋”等具体物象,共同构建了一个充满离别哀愁但又不失壮阔之感的画面。
  • 情感表达:这首诗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离愁别绪,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友人未来的关切与祝福。通过对比友人离去前后的环境变化,诗人巧妙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复杂情感。
  • 艺术特色:《送子华行》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如对仗工整、意象生动、情感真挚等,展现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诗中的“悠扬鼓角千岩月,惨淡关河万里秋”等句子,更是以其深邃的内涵和精湛的技巧,成为千古传颂的佳句。
  1. 历史背景与社会影响
  • 历史背景: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蒙古族建立的大元帝国对中国古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一背景下,耶律铸作为元代的文人,其诗歌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风貌和民族关系,还体现了汉族文人的文化自信和艺术追求。
  • 社会影响:《送子华行》作为耶律铸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传诵和赞誉,而且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它不仅是研究元代诗歌的珍贵资料,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灵感和借鉴。

《送子华行》不仅是一首具有深刻情感和丰富内涵的作品,还是元代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同时也可以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