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行飞尽暮云收,送子歧边酒一瓯。
远树深埋黑山雪,晚风寒索紫貂裘。
悠扬鼓角千岩月,惨淡关河万里秋。
寂寞归来回首处,几声山鸟语啾啾。
注释
- 雁行飞尽暮云收:描述大雁飞行,黄昏时云雾也消散了。
- 送子歧边酒一瓯:在送别的岔路旁,主人端上一杯美酒来表达祝福。
- 远树深埋黑山雪:远处的树木被深深的白雪覆盖。
- 晚风寒索紫貂裘:寒冷的晚上,穿着紫色貂皮外衣抵御寒风。
- 悠扬鼓角千岩月:夜晚,山谷中回响着悠扬的战鼓和号角声。
- 惨淡关河万里秋:秋天,关河(边疆)显得格外凄凉。
- 寂寞归来回首处,几声山鸟语啾啾:在回家的路上,听到几只山鸟的叫声,增添了几分寂寞。
译文
大雁飞得看不见了,天色渐暗,暮云也慢慢散去了,我送别儿子到了岔道口,给他斟上一杯酒以表我的心意。
远方的树林被厚厚的白雪覆盖,傍晚的寒风吹得我不得不穿上紫色的貂皮大衣来御寒。
山谷中传来悠扬的鼓声和军号声,月光照耀着千座山峰。
边疆之地,秋天到来后,景色凄清,让人感到无比寂寥。
我独自走在路上,耳边不时传来山林中鸟儿的啼叫声,它们仿佛在诉说着我心中的落寞。
赏析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一个送别的场景,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示了诗人对儿子的深情厚意。诗中使用了大量的意象如“雁行”、“暮云”等自然元素,以及“紫貂裘”、“山鸟语”等具有浓厚文化色彩的物件,使得整首诗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特别是“晚风寒索紫貂裘”一句,通过对比寒冷与温暖的景象,加深了对离别时刻情感氛围的描绘。此外,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色彩和声音元素,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深度。整体而言,这是一首充满诗意、表现力强的作品,不仅表达了作者对儿子的不舍与牵挂,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深情厚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