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二月吹和林,绿杨庭院空深沉。
整襟危坐罢舜琴,时听百鸟自在吟。
泠泠流水漱寒玉,半天萧飒松风音。
呼童为我金波斟,悠然一笑忘古今。
书斋尽日无人到,门掩落花春自老。
裴回杖履夕阳闲,回首春风乂衰草。
长安远客来紫宸,红尘满面初相亲。
挑灯风雨秋夜永,诗成落笔愁鬼神。
纵横论议小天下,当时谁谓秦无人。
一朝别我出祁连,黑山风雪十月天。
分襟执手小溪边,何时客床相对眠。
他年乘兴游京洛,诗酒无寒金谷约。

【注释】

①和林:指春天的树木花草。

②绿杨庭院空深沉:春深,绿杨树发新条,庭院里显得更加深远幽静。

③整襟危坐罢舜琴:整理好衣襟,端正坐着弹奏舜帝的琴。

④时听百鸟自在吟:随时听到鸟儿在枝头自由地鸣叫。

⑤泠泠流水漱寒玉:清澈的溪水像洗刷着晶莹的玉。

⑥半天萧飒松声音:傍晚天空中传来松树枝叶被风刮落的萧萧声。

⑦呼童为我金波斟:呼唤童仆给我斟上酒。金波:用金杯斟酒的美称。

⑧悠然一笑忘古今:悠然一笑,忘却了古今世事。

⑨书斋尽日无人到:书斋里整整一天没有客人来。

⑩门掩落花春自老:门关着,落花自开,春意渐老。

⑪裴回:徘徊不进貌。杖履(古时的一种步行用具): 手拄拐杖,脚穿草鞋。裴回:形容行走的样子。夕阳闲:夕阳西下,悠闲自得。

⑫回首春风乂衰草:回望过去,那曾经生机勃勃的春草,如今已变得衰败凋零。乂:通“抑”,衰败、凋零的意思。

⑬长安:今西安。紫宸:皇帝居住的地方。

⑭红尘:尘土飞扬。满面:满身,全身。

⑮挑灯风雨秋夜永:举着灯火,忍受风雨的侵袭,度过漫长的秋夜。

⑯诗成落笔愁鬼神:写完诗,笔下流露出忧愁之情,甚至惊动了鬼神。

⑰纵横论议小天下:纵横议论,涉及国家大事,对天下大势有所评说。

⑱谁谓秦无人:谁说秦国无人?言外之意为:当时谁能比得上我?秦:指秦州,今甘肃省天水县一带。

⑲一朝别我出祁连:有一天我要离开这里,去遥远的祁连山。

⑳黑山风雪十月天:祁连山,位于甘肃西部与青海省东北部交界处。十月天,即十月的深冬时节。

㉑分襟执手小溪边:离别之际,两人手挽着手站在溪水边道别。

㉒何时客床相对眠:什么时候我们才能在同一张床上相拥而眠呢?

㉓他年乘兴游京洛:他年,将来。京洛:洛阳。

㉔诗酒无寒金谷约:无寒金谷之约。金谷,晋石崇宅名。

【赏析】

这是一首写送别的七绝,全诗以送别友人为背景,描绘了友人离去后自己内心的感受及所见景物。

首句“东风二月吹和林”点明送别季节和送别地点,和林是春天的树林,表明是在仲春二月。“东风二月”点出送别的时间,也暗示友人的行程是在早春时节。“和林”是春天的树林,表明是在仲春二月。“东风二月”点出送别的时间,也暗示友人的行程是在早春时节。

第二句“绿杨庭院空深沉”,描写送别之地的环境,绿杨树在庭院里生长得很茂盛,给人一种沉静的感觉;庭院里的景致也显得格外深邃。“空沉沉”一词用得极妙,既写出了庭院的宁静,又表达了诗人内心对于友人离去的惆怅。

第三句“整襟危坐罢舜琴”,描写送别之人的行为,整理好衣服,端正地坐着,仿佛在弹奏着舜帝的琴。“罢舜琴”三字既表现了他的从容不迫,又流露出一丝不舍的情绪。

第四句“时听百鸟自在吟”,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百鸟在枝头自由地鸣叫。这一句既表现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又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无奈和思念。

第五句“泠泠流水漱寒玉”,描绘了溪水潺潺流动的声音,仿佛是清冷的玉器在轻轻敲打。这一景象让人联想到诗人内心的寂寞和孤独,同时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第六句“半天萧飒松风音”,描绘了松树枝叶被风吹落的声音,仿佛是大自然在诉说着离别的痛苦。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凄凉和悲伤,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怀念之情。

第七句“呼童为我金波斟”,描写了诗人呼唤童仆为他斟酒的情景。这里的“金波”一词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酒的颜色,更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不舍和伤感。

第八句“悠然一笑忘古今”,描绘了诗人轻松愉悦的笑容,仿佛将古今都抛诸脑后。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又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释然和喜悦。

第九句“书斋尽日无人到”,描写了诗人书房里整天都没有客人来的景象。这一句既反映了诗人对友人离去后的孤独,也表现出他对朋友的思念和关切。

第十句“门掩落花春自老”,描绘了诗人门前落满了花瓣,春意渐行渐远的场景。这一景象让人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哀伤和无奈,也反映出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之情。

第十一句“裴回杖履夕阳闲”,描绘了诗人漫步于夕阳下的景色,手中拄着拐杖,脚踩草鞋,神态悠然自得。这一画面既表现了诗人的悠闲生活,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和回忆。

第十二句“回首春风乂衰草”,描绘了诗人回首望去,看到昔日生机勃勃的春草已经变得衰败凋零。这一景象既表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也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感伤和遗憾。

第十三句“长安远客来紫宸”,描绘了诗人遥想远方的长安城,那里有个远客正在紫宸宫等待他的归来。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牵挂和期待。

第十四句“红尘满面初相见”,描绘了诗人在见到友人时的惊喜之情,满脸都是被红尘污染的痕迹,却因为见到久别的好友而感到无比的喜悦。这句既体现了诗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也表达了他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第十五句“挑灯风雨秋夜永”,描绘了诗人在秋风细雨的夜晚中挑着灯独自行走的情景,这一情景既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郁,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思念和回忆。

第十六句“诗成落笔愁鬼神”,描绘了诗人在写下诗句后心中涌现出无尽的忧愁和痛苦。这里的“愁鬼神”不仅形容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更表达了他对友人离去后的深深怀念和不舍。

第十七句“纵横论议小天下”,描绘了诗人在谈论国家大事时展现出的豪情壮志。这句既表现了诗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他对国家的关心和责任。

第十八句“谁谓秦无人?”,描绘了诗人对当时秦国人才济济的赞叹。这里的“谁谓”一词既表示反问,又强调了诗人对当时人才辈出的感慨。

第十九句“一朝别我出祁连”,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这里的“祁连”是指祁连山,位于今甘肃西部与青海省东北部交界处。这句既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也反映了他对友情的重视和珍视。

第二十句“黑山风雪十月天”,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天气寒冷且大雪纷飞的场景。这里的“黑山风雪”不仅描述了自然景观,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寒冷。

第二十一句“分襟执手小溪边”,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分别时紧握双手,手挽手走在小溪边的场景。这里的“分襟执手”形象地描绘了二人之间深情厚谊的情感交流,而“小溪边”则暗示着他们即将踏上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二十二句“何时客床相对眠”,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未来场景,两人或许在某个地方重逢后,能够在同一张床上相拥而眠。这里的“相对眠”不仅表达了诗人对重逢的期望,也暗示了两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表达,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离别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和对友情的重视。同时,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艺术美感和意境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