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杨诚之

相去一万里,相思堪倚楼。
汉宫临薄莫,羌笛怨高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杨诚之》是元代诗人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以下是对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耶律铸,字成仲,号双溪,元义州弘政人。他不仅是元朝的一位文学家,还是辽国皇族的后代,因此他的作品中融入了浓郁的历史感和文化内涵。耶律铸自幼聪敏,擅长文辞和骑射。他的父亲去世后,他继承了中书省的职位,并参与了许多重要的政治活动。他的诗作多反映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注,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2. 诗歌原文:相去一万里,相思堪倚楼。汉宫临薄莫,羌笛怨高秋。《鹤林玉露》记载,庆元初年,杨万里与朱文公一同被召,但杨万里坚持力辞,表达了自己对家乡深深的思念。罗椿则以七言律诗的形式,描绘了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因距离而产生的无尽思念。

  3. 主题思想:这两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素养和艺术造诣,还深刻地反映了他们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情感体验和生活态度。通过这些作品,可以窥见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面貌,同时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和审美追求。

  4. 艺术特色: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在于其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及对自然景观和历史背景的巧妙运用。通过对汉宫、羌笛等元素的描写,诗人不仅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也抒发了自己对故乡的眷恋之情。这种情感表达既真挚又深沉,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诗意和美感。

《寄杨诚之》作为元代的一首五言绝句,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远的文化影响,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通过对这两首诗的解读,不仅能够了解到作者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还能够深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世界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