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和林春日书事

冻折池塘百草芽,断鸿低雪怨凝笳。
晴窗一曲春风咏,开彻满山桃杏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又和林春日书事”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指耶律铸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耶律铸是元代义州(今辽宁锦州)人,字成仲,号双溪,是耶律楚材的儿子。这首诗作于元代,反映了当时诗人对自然风光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首先从文学形式上看,《又和林春日书事》属于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七言绝句,这种体裁短小精悍,富有节奏感,易于表达诗人的情感与思想。诗中通过描绘冻折池塘百草芽、断鸿低雪怨凝笳等景象,展现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同时寄托了作者的情感。

其次在艺术手法上,此诗运用了拟人和象征等手法。例如,“冻折池塘百草芽”中的“冻折”,既形容了天气的严寒,又暗示了春天即将到来的生机勃勃;“断鸿低雪怨凝笳”则通过飞雁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以及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再者在情感表达上,诗中透露出的是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生命的珍视。如“晴窗一曲春风咏”,“开彻满山桃杏花”,不仅描绘了美丽的景致,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命循环的感悟。

最后在文化意义和社会价值上,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元代诗歌的特色,还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情感世界和文化追求。通过对自然的赞美,折射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同时也传递了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又和林春日书事”作为元代诗人耶律铸的作品,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见证和文化的传承。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让人们感受到古人对自然美的独特感受和深刻领悟,同时也启示现代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寻找到一份宁静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