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刘宾客集

仙桃满观红似霞,横得人人处处夸。
前度刘郎应有问,兔葵燕麦又谁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刘宾客集》是宋代诗人冯山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该诗以冯山的视角,展现了刘禹锡的文学成就和历史地位。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历史形象及其作品的艺术魅力。以下是对《读刘宾客集》的介绍:

  1. 诗歌原文

七言常爱中山好,百首犹存外集多。
大约晚年知性命,一时清韵入中和。
森张剑戟虽无敌,隐约瑕疵惜未磨。
三绕花栏俱读尽,杜陵回首郁嵯峨。

  1. 诗歌背景
  • 冯山(1093年—1161年),字允南,号鸿硕先生,宋普州安岳人。嘉祐二年进士,熙宁末为秘书丞、通判梓州,邓绾荐为台官不就,退居二十年。后范祖禹荐于朝,官终祠部郎中。
  • 《读刘宾客集》创作时间不详,但据内容推测,当在冯山晚年时期。此时他已退休在家,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研究和欣赏刘禹锡的作品。
  1. 诗歌主题
  • 诗歌通过对刘禹锡及其作品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唐代文学巨匠的崇敬之情。冯山在诗中称颂刘禹锡的文学造诣,认为他的作品如同清风明月般令人心旷神怡。
  1. 诗歌风格
  • 《读刘宾客集》采用七言律诗的形式,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感人。通过对刘禹锡作品的品鉴,表达了自己对古典文学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读刘宾客集》不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段历史的回响,一次文化的传承。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不仅能够领略到唐代文学的魅力,还能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