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 正月上旬夜梦寐闲闻雪作诘旦起视但云烟出没晓山浓淡如画西望长河仅一发耳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

淡月晃书窗,夜静云撩乱。敧枕萧萧听雪声,落叶闲阶满。
清晓独开门,淡荡东风软。诗句成时堕渺茫,眼底江天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卜算子·夜半听雪》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作品。此词作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年)正月,时在建康(今南京市)。词中通过写景抒怀,寄寓着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之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以下是对这首词的简要介绍:

作品原文

卜算子 · 正月上旬夜梦寐闲闻雪作诘旦起视但云烟出没晓山浓淡如画西望长河仅一发耳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

卜算子,这是一首词牌名,取自古代的一种乐调名称,用于填写长短句。“卜”字在这里可能是指占卜、预测的意思,而“算子”则是指这种乐曲的名称。

正月上旬,指的是农历新年刚刚过去不久的时候,大约是二月初。此时正值冬季,所以“夜梦中听得雪声”。这里的“梦中”是一个比喻,表示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也暗示了词人心境的迷惘和彷徨。他听到的是“雪声”,而非实际的雪花飘落,这是因为他在梦中听到了。

词中提到了“诘旦”(早晨),也就是天刚亮的时候,他起身去查看窗外的景色。这时,他看到的是“云烟出没,晓山浓淡如画”,描绘出了一幅宁静而幽美的早晨景象。然而,他心中所期待的美好却无法实现,因为他的国家正处于危难之中。

他又将视线投向远方,只见“西望长河,仅一发耳”,意味着黄河只有一条细线般蜿蜒流淌,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国家的命运岌岌可危。

他以“作长短句以写一时胜概”作为结尾,表达了自己想要通过诗词来记录下这一时刻的心情。这里的“长短句”是一种词的形式,而“胜概”则是指美好的景象或者壮丽的景色。

这首词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清晨的朦胧以及远处的黄河,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他作为一名爱国者的责任担当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