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
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
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
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
酒到胸中飞火车,月入诗肠□冰汁。眼花忽见仙人来,笑语欣然若相识。
长笛叫虚寒,馀响裂岩石。搔首于两间,今夕复何夕?
云中老桂飘古香,树影婆娑印蟾璧。天风忽吹散,人月两俱失。
玉山倒入无何乡,雄鸡声里东方白。
中秋醉后偶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醉后偶作》是宋代诗人赵鼎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在中秋节夜饮酒后的孤独与感慨。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旅人,在月光下漫步,却感到无法摆脱内心的烦恼。
赵鼎,字元镇,号得全居士,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宋代诗人。他不仅在政治生涯中有所作为,还是一位文学巨匠。他的诗歌作品以真挚的情感和深邃的内涵著称。在这首诗中,赵鼎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一个在月色之下独自徘徊的游子形象,表达了他对过去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旧友的思念之情。
诗中的“人怜经岁别,月与旧时同”两句,通过对“人”和“月”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逝去时光的感慨以及与朋友间深厚的情感。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体现了诗人个人的情感世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种普遍情感状态。
诗句“鹤警露华白,鱼潜水鉴空”则运用了动物象征手法,将鹤和鱼的动静相对比,寓意着人生的无常和时间的流逝。这种象征手法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深意和哲理性。而“举杯还径醉,归梦广寒宫”则表现了诗人在醉酒后的迷茫和向往,以及对美好梦境的渴望。
《中秋醉后偶作》不仅是一首表达中秋节夜晚饮酒后的孤独与感慨的诗歌,更是一首富含哲理与象征意义的文学作品。它通过诗人赵鼎独特的艺术视角,展现了人与自然、现实与梦境之间的深刻联系,使读者能够从中得到更多的思考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