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
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
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
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
酒到胸中飞火车,月入诗肠□冰汁。眼花忽见仙人来,笑语欣然若相识。
长笛叫虚寒,馀响裂岩石。搔首于两间,今夕复何夕?
云中老桂飘古香,树影婆娑印蟾璧。天风忽吹散,人月两俱失。
玉山倒入无何乡,雄鸡声里东方白。

中秋醉后偶作

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

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

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

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

酒到胸中飞火车,月入诗肠□冰汁。眼花忽见仙人来,笑语欣然若相识。

长笛叫虚寒,馀响裂岩石。搔首于两间,今夕复何夕?

云中老桂飘古香,树影婆娑印蟾璧。天风忽吹散,人月两俱失。

玉山倒入无何乡,雄鸡声里东方白。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中秋之夜饮酒赏月的惬意心情和对自然的赞美之情。

首联“虞渊日沈群动息,露点苍苔鬼工泣”描绘了中秋之夜太阳落山,群动停止的景象,而露珠滴在苍苔上仿佛是大自然在哭泣。这里的“虞渊”指的是秋天的夜晚,象征着团圆和思念;而“露点苍苔鬼工泣”则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颔联“纤尘不染堪舆清,秋水无痕湛晴碧”进一步描绘了中秋之夜的美景。这里的“纤尘不染”指的是天空的清澈和宁静;而“秋水无痕湛晴碧”则描绘了水面的波纹荡漾、清澈明亮。这两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中秋夜景图。

颈联“初若照胆镜,飞上天一璧;又如骊龙珠,跳出沧海窟”则运用了比喻手法,将月亮比喻为照胆镜、飞上天的一璧和跳出沧海的骊龙珠,形象地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神秘。这里还提到了“玉山”,即月亮倒映在湖面上的情景,增添了诗意。

尾联“冷光透体骨髓凝,灏气侵人毛发立”则是对月亮光华的描述。这里的“冷光”指的是月光的寒冷和清澈;而“灏气侵人毛发立”则形容了月光的强烈和震撼力。这两联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月夜图。

最后两句“年年中秋事行理,孤馆残灯滞他邑;今岁居贫家,此景颇自适。持杯向月月堕酒,举酒长吞月随入。”回忆了过去的中秋节,总是在别的城市度过,而今年却能在这个贫困的家中欣赏到这样的美景。诗人用“持杯向月”的动作表达了他对这美好时刻的喜爱和留恋之情。而“月入诗肠□冰汁”则形象地描绘了月亮进入诗歌中带来的清凉感,如同冰雪一般清爽。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和对生活的热爱之心。同时,通过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形象生动,富有诗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