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何人能画竹,只数熙宁文与苏。宣和复有李博士,亦作渭川烟雨图。
图中萧萧风景暮,溪谷萦回森竹树。深林欲澹苍翠来,暗叶争翻乱珠度。
石梁细路人家幽,生涯应比千户侯。老夫对此销百忧,坐觉满堂生素秋。
笔端亦能工破墨,直节曾移江上色。先朝见之重叹息,吁嗟儒雅成陈迹,回首丹霄天地窄。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轼的《题宣和书画博士李时雍画渭川烟雨图》。
译文:近代有谁能像竹那样画出风骨?只有熙宁时期的文与苏。宣和时期又有李时雍,他也能画出渭川烟雨图。图中萧疏的风景在暮色中,溪谷萦绕着茂密的竹林。深林中苍翠欲滴,暗叶争先恐后地翻卷成珠。石梁细路幽深,人的生活应当比千户侯还要富裕。老夫对此消愁解忧,坐在这里满堂生起素秋。笔端也能工破墨,直节曾经改变江上的颜色。先朝看到它重叹息,儒雅已成陈迹,回首望去天地狭窄。
注释:近代(近代):指近现代,这里指的是宋朝。何人:谁?能:能够,可以。画竹:以竹子为题材绘画。熙宁:宋英宗赵曙年号(1068年-1076年),苏轼曾任此职。文与苏:苏轼的好友文同和苏辙的合称。复有:又,再次出现。李时雍:字时雍,北宋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书画博士。渭川烟雨图:指渭川地区的烟雨风景。图中萧萧风景暮:图中描绘的是傍晚时分渭川地区的风景。萧萧、夕照、烟云等意象,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凄迷的氛围。溪谷萦回森竹树:溪水环绕着茂密的竹林。溪谷萦回,形容溪水环绕着竹林,形成了一个曲折蜿蜒的景象。森竹树,形容竹林茂密,如同树木一般。深林欲澹苍翠来,暗叶争翻乱珠度:深林之中,想要呈现出苍翠的颜色,但是暗叶却纷纷翻卷,仿佛是散落的珍珠。澹苍翠来,形容苍翠的颜色逐渐显现。暗叶争翻乱珠度,形容暗叶纷飞,犹如珍珠般乱滚。石梁细路人家幽:石桥上的小路非常幽静,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生涯应比千户侯:我的生涯应该比千户侯还要富裕。千户侯:古代的一种封爵制度,每万户设立一位侯爵。生涯应比千户侯,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豪和满足。老夫对此销百忧,坐觉满堂生素秋:老夫对此消除了百忧,坐在厅堂上感觉整个房间都充满了秋天的气息。销百忧:消除忧愁。坐觉:坐着就感觉到。满堂生:整个房间充满了。素秋:秋天的景色,这里指秋天的气氛。笔端亦能工破墨,直节曾移江上色:笔端也能做到工整细腻,直节曾经改变了江上的颜色。江上色:江水的颜色。直节:笔直的线条。曾移:改变。先朝见之重叹息,吁嗟儒雅成陈迹:先朝见到这幅画后感到惋惜叹息,感叹儒雅已经变成陈迹。先朝:先代。见之:看见。重叹息,感到惋惜叹息。吁嗟儒雅成陈迹,表示对过去文人墨客追求儒雅已经变得陈旧的感慨。儒雅:儒家的典雅文化。成陈迹:变成陈旧的事物。回首丹霄天地窄,回首:回头看。丹霄:天空的红色区域,这里指天宫或仙境。回首丹霄天地窄:回头望去,天地变得越来越狭窄了。天地窄:形容空间越来越狭小。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画作的诗句。诗人通过描绘画作中的景色和人物,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苏轼诗歌艺术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