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人忤世只好游,蹴踏空翠凌清秋。
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
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
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

【诗句释义】

明月歌送僧东游:僧人被送到东游去,唱着《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声。

上人忤世只好游,蹴踏空翠凌清秋。

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

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

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

【译文】

僧人被送到东游去,唱着《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声。

僧人被送到东游去,踩着碧绿的草木越过秋天的清冷。

当时的人问他为什么不说话,他默默无言只是低头望着月亮。

吴地的山脉和越州的山岭都是皎洁的月光,桂花树陪伴着他渡过浙江向东行。

你请和尚代我问一问我老家住在哪里,因为那里靠近蓬莱仙岛俯瞰着长安城的双阙。

【赏析】

此诗写诗人在友人的催促下,告别故乡,东游而去,而友人则在家乡遥望他远行的身影。

首句“明月歌送僧东游”,写送别之情。明月象征着友情,是朋友之间相互思念的一种象征,是朋友间相互牵挂的媒介。僧人被送到东游去,唱着《月儿弯弯照九州》的歌声。

第二句“上人忤世只好游,蹴踏空翠凌清秋。”写僧人的苦闷。佛教认为人生是苦难重重、烦恼不断,只有出家为僧才能超脱生死轮回的痛苦,因此僧人只能“忤世”(违背世俗)而“只好游”。

第三句“时人问之寂无语,明月在天惟点头。”写僧人的无奈。僧人在人们面前无法解释自己的苦心,只能在明月之下默默地摇头。

第四句“吴山越峤皆明月,桂树相随渡东浙。”写僧人的孤独和迷茫。吴山越峤都是明月,桂花树相随渡过浙江向东行。

第五句“烦师问讯吾故居,山近琼台瞰双阙。”写僧人的期盼与向往。请你替我向故乡问好,因为那里靠近蓬莱仙岛俯瞰着长安城的双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