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

揭阳海陬郡,溪谷藏雾毒。贾区乃在城,积居跨南服。
凡今仕者往,喜气溢僮仆。非轻万里途,盖善千金蓄。
子行携束书,言就韩山读。韩山祀昌黎,有酒有肴蔌。
骑麟想来过,盻盻揽遗躅。汛除蛮风清,沾溉时雨足。
以兹为教首,如日升若木。何必鳄避溪,已看鸡应卜。
今人慕古人,未免伤抑促。儒官实闲散,岁廪七十斛。
饱饭取诗哦,云月与追逐。宁无赵子徒,弹琴和予筑。
是将实装橐,果胜美粱肉。毋羞宦辙卑,所志三年谷。
子其厚韩山,听我歌《独漉》。我歌傥无证,并讯两黄鹄。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是宋代文学家柳贯创作的一首送别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艺术特色以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同时还会涉及相关的背景信息:

  1. 作者简介
  • 柳贯:柳贯(1220年—约1280年),字子厚,号柔翁,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文学家、诗人、书法家,与刘克庄、刘辰翁并称“闽中三龙”。他的诗歌以豪放著称,对后来的文人有着深远的影响。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原文
    揭阳海陬郡,溪谷藏雾毒。贾区乃在城,积居跨南服。凡今仕者往,喜气溢僮仆。非轻万里途,盖善千金蓄。子行携束书,言就韩山读。韩山祀昌黎,有酒有肴蔌。骑麟想来过,盻盻揽遗躅。汛除蛮风清,沾溉时雨足。以兹为教首,如日升若木。何必鳄避溪,已看鸡应卜。今人慕古人,未免伤抑促。
  • 译文
    揭阳海隅之地,溪谷中云雾缭绕,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贾区位于城市之中,这里的人聚集在南方的土地上。凡是现在去那里做官的人都充满喜悦,他们的仆人也洋溢着喜悦。他们不认为这趟路程遥远,而是认为这次出行是为了积累宝贵的知识和经验。你将带着书籍前往韩山求学,韩山祭祀着唐朝的名人,有美酒和美食供您享用。骑上麒麟来此学习,希望能够超越前辈的成就。清除了蛮荒的风气,雨水充沛,滋润万物生长。以此为契机成为教育领袖,如同太阳升起,照亮大地。没有必要像鳄鱼那样避开溪流,如今人们仰慕古人的成就,但这种崇拜难免会让人感到遗憾和急促。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诗中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如“溪谷藏雾毒”描绘了揭阳海隅的自然风光;“韩山祀昌黎”则展现了地方文化的深厚背景。
  • 比喻巧妙:“骑麟想来过”用独角兽的形象来比喻前来求学的学生,形象而富有想象力。
  • 情感真挚: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谊,以及对教育事业的重视。
  1. 创作背景
  • 《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创作于元代,柳贯通过这首诗向友人刘叔谠表达祝贺与期望。据文献记载,刘叔谠当时是潮州韩山书院的创始人之一,因此柳贯的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友情的表达,也是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与祝福。
  1. 文化影响
  • 这首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影响力不仅体现在文学价值,还包括它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启示和鼓舞作用。
  1. 学术讨论
  • 学者们对于《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其艺术特色、创作背景、以及历史价值的探讨上。例如,有学者分析了柳贯如何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教育和文化传承的重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可以看出《送刘叔谠赴潮州韩山山长》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送别诗,而是承载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历史价值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