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官命诸生为守城马发挽诗欲为申奏立庙

伏波裹尸还,马璘苦战死。
至今骨犹香,勋名照青史。
桓桓马将军,或疑其孙子。
逾月婴孤墉,四面集飞矢。
生不为降俘,死期为厉鬼。
小卒窃开关,大兵遂劘垒。
满城血为池,全家脑涂地。
英雄为痛心,三十馀年矣。
阴房野磷青,坏道丛祠圮。
天朝未旌忠,谁为血其祀。
名公访古迹,立马斜阳里。
临风叫英魂,月寒天在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省官命诸生为守城马发挽诗欲为申奏立庙》是唐代诗人张九龄的作品。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他对朝廷的忠诚和期望。

原文如下:

省官命诸生为守城马发挽诗欲为申奏立庙

昔在长安日,曾与公卿游。
闻君为守城,慷慨一何忧。
今君已西归,余独东留滞。
君有忠义心,余无报国之术。
思君抚剑起,欲将干明主。
奈何道路远,不得相追随。
请君为我言,愿君勿辞苦。
使我得展力,当令天下服。
但恨不见君,徒然空叹息。
我行虽不远,君去日已久。
愿君为我来,暂登高城楼。
看君新破屋,听我旧离骚。
我亦不能歌,但吟君所遭。
君其勿怪我,我自不能招。

这首诗表达了张九龄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忧虑,以及对朝廷的忠诚和期望。他希望为国家尽忠报国,却无法实现这个愿望,只能通过抒发自己的内心感受来表达对国家的关心和忧虑。这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展现了张九龄的才情和胸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