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毕梧山

族望云仍姓此村,公由科第大其门。
蚤年璧水驰英誉,方寸春风拥善根。
身后籯金书有种,堂中刻木母如存。
谁将幽德铭千古,老笔当今有达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毕梧山》是一首由元代教育家、文学家胡炳文所作,旨在缅怀一位家族中人的杰出贡献与美德的古诗词。这首诗通过深情的笔触和精湛的艺术技巧,表达了作者对毕梧山及其一生成就的深切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介绍:

  1. 作品原文:《挽毕梧山》原文如下:
    族望云仍姓此村,公由科第大其门。
    蚤年璧水驰英誉,方寸春风拥善根。
    身后籯金书有种,堂中刻木母如存。
    谁将幽德铭千古,老笔当今有达尊。

  2. 创作背景:胡炳文,字仲虎,号云峰,生于南宋末期,卒于元代。作为元代的教育家和文学家,他一生致力于学术研究,特别是朱子理学的研究。此外,他还在家乡创建了明经书院,为当地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

  3. 艺术特点:这首诗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首先,诗人通过对毕梧山生平的回顾,展现了毕梧山的卓越贡献以及其家族对其的支持和荣耀。其次,“身后籯金书有种”与“堂中刻木母如存”两句,通过对比毕梧山生前的荣耀与后世的纪念,表达了诗人对于毕梧山一生贡献的认可与敬仰。最后,“谁将幽德铭千古,老笔当今有达尊”一句,既是对毕梧山的颂扬,也是对他在文学上成就的高度认可。

《挽毕梧山》不仅因其艺术价值而受到赞誉,更因其深刻地反映了历史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家族文化传统。这首诗不仅是对毕梧山个人一生的缅怀,更是对那个时代文人精神的一种传承和赞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