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祁门郑氏墓

参天独秀几经春,拜墓曾玄数百人。
隔陇不知谁氏冢,断烟荒草卧麒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祁门郑氏墓》是一首元代的诗歌,作者是胡炳文。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创作背景:胡炳文是元朝时期的一位诗人,其生平事迹在史料中记载不详。据《元诗选初集》记载,胡炳文创作了多首诗词,其中《题祁门郑氏墓》是其代表作之一。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地点等信息未在现有资料中明确给出,但从诗中的意境来看,它可能反映了诗人对某个特定人物或事件的回忆和感慨。

  2. 诗歌形式和内容:《题祁门郑氏墓》是一首七言绝句,共四句,每句七个字,遵循了古代诗歌的基本格律。这首诗通过对祁门郑氏墓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春天景象,参天古树挺拔,墓地前拜祭的人群络绎不绝。然而在这庄重的氛围背后,诗人通过“隔陇不知谁氏冢”这一描写,暗示了墓地的主人已经不在人世,使得整个场景显得更加凄凉和寂寥。最后一句“断烟荒草卧麒麟”,更是增添了一种神秘而遥远的氛围,使人不禁想象起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家族如今已变得模糊不清。

  3. 艺术特点:《题祁门郑氏墓》在艺术上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的语言简洁明快,每个句子都紧扣主题,没有多余的修饰,体现了元代诗歌的典型风格。其次,诗中的意象鲜明,如参天古树、拜祭的人群、断烟荒草等,都具有很强的画面感,使读者能够在脑海中构建出一幅生动的画面。再次,这首诗的结构紧凑,前后呼应,开头和结尾都巧妙地使用了相同的词语(“参天”、“几经春”与“断烟”),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最后,这首诗虽然看似简单,但它蕴含的情感深邃,通过对墓地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历史的怀念以及对逝者的哀思。

《题祁门郑氏墓》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研究元代社会和文化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了解到元代的诗歌艺术,还可以深入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因此,无论是文学爱好者还是历史研究者,都应该认真对待并深入研究这部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