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馆感春二首

东风吹敝褐,水气扑虚檐。
月窟星河澹,江城鼓角严。
年深愁不醒,春至恨犹添。
为问秦通守,何颜说锦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郝经的《新馆感春二首》是元代著名的文学作品,体现了诗人对时事的深切感慨与个人境遇的深刻反思。下面是对其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郝经(1223—1275),元代著名文人、学者。字伯常,泽州陵川人,金亡后迁居顺天,曾在张柔、贾辅家馆学期间广泛博览群书,并受世祖忽必烈召入王府,提出多项治国安民之策。在政治生涯中虽遭遇困境,但最终未放弃文学创作,留下了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

  2. 诗歌原文及翻译:《新馆感春二首》其一的原文如下:“东风吹敝褐,水气扑虚檐。月窟星河澹,江城鼓角严。年深愁不醒,春至恨犹添。为问秦通守,何颜说锦帘。”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在春天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人事的变迁所带来的心情变化,以及他在这种变化中的孤独感和无奈。

  3. 诗歌赏析:诗中的“东风吹敝褐,水气扑虚檐”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景象,而“月窟星河澹,江城鼓角严”则表达了诗人对于战争与动荡时代的忧虑。整首诗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写,折射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与哀愁。其中,“年深愁不醒,春至恨犹添”更是深刻地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命运的无力感。

  4. 历史背景:元朝建立初期,社会动荡不安,民族矛盾尖锐。郝经作为元代的重要文人,其诗作不仅反映了个人情感,也折射出当时社会的大背景。他的诗歌中包含了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以及对人民生活的同情和对个人前途的迷茫,这些都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情怀。

  5. 文化价值:除了其深刻的思想内容,郝经的诗歌在艺术上也有一定的成就。他擅长运用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来表达复杂的内心世界,使得其作品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6. 后世影响:虽然郝经在世时并未得到广泛的认可,但他的作品却在后来的文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诗歌被后人多次引用和研究,成为了解元代文人思想和情感世界的窗口。

郝经的《新馆感春二首》不仅是元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贵遗产。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心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