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阳寺

孱颜苍玉抱幽村,突兀双龙窟宅尊。
回首万山东尽处,冷烟平远半干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郝经的《抱阳寺》是一首描写抱阳寺美景的诗作。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体现了他对古代文化遗迹的崇敬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抱阳寺》:

  1.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元朝时期,郝经,字伯常,泽州陵川人,金亡后随家族迁徙至顺天,期间在张柔和贾辅家学习博览群书,后来应世祖忽必烈之召入王府,提出多项治国安民之道。
  • 学术贡献:郝经不仅是文学家,还著有《续后汉书》、《易春秋外传》、《太极演》等作品,并参与编纂了《陵川文集》。
  1. 诗作原文
  • 诗句赏析:《抱阳寺》是一首描绘抱阳寺自然美景的诗歌,诗句“孱颜苍玉抱幽村,突兀双龙窟宅尊。”形象地描述了抱阳寺周围的山水环境与建筑特色。
  • 艺术手法:通过使用“孱颜苍玉”、“突兀双龙”这样的词汇,诗人生动地描绘了抱阳寺周围的山形地貌和寺庙的庄严宏伟,使得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1. 文化价值
  • 历史意义:作为元代文学作品,《抱阳寺》不仅反映了当时的审美情趣,也体现了元代文人对于古典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 艺术表现:《抱阳寺》中的诗歌形式,如平仄对仗、意象选择等,都展示了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通过对《抱阳寺》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其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还是一个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古代文人的艺术才华,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和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