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燕南醉明月,黄金台上秋风发。两行燕玉笑姮娥,直着风神比颜色。
前年山南醉明月,露气风声缠玉节。甲士挝鼓边声雄,汉水波翻岘山裂。
今年又作江南行,五河河口浇雄䲔。举杯对月月浮动,酒浪摇碧金鳞生。
彷徨四顾天宇豁,九州四海一月明。谁令此地限南北?鬨起祸乱挐甲兵。
人生大抵随所遇,南北东西无定住。今宵对月倾金尊,便可长吟嚼佳句。
醉时抱月凌孤风,桂苑烟霄快高步。浩歌乱扣白玉盘,天上人惊亦何惧。
不须槌碎黄鹤楼,何必翻倒鹦鹉洲。大江江头呼李白,我欲与汝蓬山游。
赤城城头摇曳紫绮裘,白云云边倒卷苍玉瓯。双成佐酒飞琼唱,不解人间更有愁。
八月十五夜五河口观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八月十五夜五河口观月》是元代诗人郝经创作的一首诗歌,描绘了他在元代末年中秋之夜,观赏黄河五河口夜景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个人遭遇的深深感慨。这首诗不仅展现了郝经卓越的文学才华,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无常。具体介绍如下:
- 作者介绍
- 生平背景:郝经(1223年—1277年),字伯常,生于元泽州陵川(今山西省晋城市)。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元朝时期的官员和学者,曾担任过中书平章政事等要职。
- 文学成就:郝经的文学作品涵盖了诗歌、散文和辞赋等多个领域。他的诗作多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怀,语言精炼,情感真挚,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特别是《八月十五夜五河口观月》,更是其代表作之一。
- 作品原文及赏析
- 原文节选:”去年燕南醉明月,黄金台上秋风发。两行燕玉笑姮娥,直着风神比颜色”。这里的“燕南”指的是燕京以南地区,而“黄金台”则象征着富贵之地。诗句通过对比来表达诗人在繁华背后感受到的孤独与寂寞。
- 诗意解析: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夜晚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自然和人文景观的观察,反映出诗人对人生无常和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诗中的“谁令此地限南北?鬨起祸乱挐甲兵”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的忧虑和对于国家命运的关注。
了解《八月十五夜五河口观月》不仅能够领略到郝经的文学造诣,还能从中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氛围。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是对人世沧桑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历史价值。
郝经的《八月十五夜五河口观月》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是元代文化与历史的缩影,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对于研究中国历史文化、文学史以及元代社会的人来说,这首诗都具有极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