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甚食草具作

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
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贤哲逝已远,昧昧余所思。
伊人既忘世,此外皆若遗。
粱肉世岂乏,饱死黄吻儿。
千金渥洼种,岁晚鸣枯萁。
尚馀耽书癖,不与尘土缁。
此乐岂在外,箪瓢犹山雌。
蹇劣安所性,所恨生清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贫甚食草具作”是一首元代诗人洪希文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创作背景:洪希文作为元朝的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的诗作往往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和人们的心理状态。因此,“贫甚食草具作”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现实和个人感慨。
  • 生平概述:尽管关于洪希文的具体生平资料不多,但可以推测其生活在当时社会的底层,可能经历了较为艰难的生活条件。这种生活经历可能在其诗歌中有所体现,如《贫甚食草具作》中的意境与情感表达。
  1. 词句注释
  • 原文:“赤苋赤如脂,苦荬甘如饴。盘登恶草具,味等薇与芝。”
  • 白话翻译:红色的苋菜如同涂了油脂一般鲜亮,苦荬菜则像甜蜜一般诱人。盘中的食物,即便是最糟糕的食材,也具有某种程度的珍贵,它们的味道甚至胜过了珍贵的薇草和灵芝。
  • 词义解析:这首诗通过对食物的描述来隐喻生活的困苦与无奈,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
  1. 整体翻译
  • 诗歌内容:诗人以赤苋、苦荬和劣等食物为象征,描绘了一幅贫瘠生活中简单食物的图画,并表达了对贤哲已逝的哀思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感慨。
  • 深层意义:通过食物的象征和隐喻,诗歌传达了一种对简朴生活的向往和对物质世界的超脱。诗中的“食草具”可能象征着贫困生活中的简陋与艰苦,但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在艰难境遇中找到的精神慰藉和生命的意义。
  1. 名家点评
  • 艺术特点:洪希文以其简洁而深刻的笔触,捕捉了生活中平凡却真实的景象,展现了一种超越物质束缚的精神境界。
  • 批评解读:学者们普遍认为,这首诗不仅仅是对物质匮乏的描写,更是对于人性深处的一种探索,反映了诗人面对苦难时的内心世界及其哲学思考。
  1. 作品赏析鉴
  • 情感表达:诗中透露出的是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深深忧虑,同时也有对未来的希望和对过往的怀念。
  • 艺术特色:诗人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将看似普通的食材赋予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理意味,展现了高度的艺术创造力。

“贫甚食草具作”不仅是一首反映元代社会现实的诗歌,也是一首充满哲思和艺术价值的文学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内涵,为读者呈现了一个既真实又超然的世界。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人们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波动,还能从中汲取到一种生活的智慧和精神的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