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泊芙蓉洲走笔寄张炼师

芙蓉犹满渚,疏桐已殒霜。
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
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
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
忆与郑郯辈,闲咏步修廊。
时子有所适,顾瞻重徜徉。
庭下生苔藓,牖间翻诗章。
弈势郑老胜,酒榼郯生将。
雅歌杂诙谐,列坐飞羽觞。
子归日已晚,枣栗亦倾筐。
挥手辄谢别,暮宿荒城傍。
迟明趋所期,待子郑公堂。
晨往遂至昏,企望徒伥伥。
乃嗟仙真驭,固非世所望。
恻恻理归棹,泛泛秋浦长。
还寻甫里陆,更醉山阴王。
素冠斯驰赠,喜知终未忘。
余兹将远适,旅泊犹彷徨。
微风动虚碧,初月照石梁。
旷望对清景,赋诗托陈郎。
茯苓思同煮,夜雨共匡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张炼师》是元末明初诗人倪瓒创作的一首古诗,描绘了诗人夜晚在芙蓉洲泊船时的所见所感。这首诗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哲理的理解。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倪瓒,字元镇,号云林居士,是元末明初著名的文人画家。他的诗作以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著称,深受后世文人的喜爱。
  2. 诗歌原文
    芙蓉犹满渚,疏桐已殒霜。
    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
    因怀静默士,竹林閟玄房。
    煮茗汲寒涧,烧丹生夜光。
    忆与郑郯辈,闲咏步修廊。
    时子有所适,顾瞻重徜徉。
    庭下生苔藓,牖间翻诗章。
    弈势郑老胜,酒榼郯生将。
    雅歌杂诙谐,列坐飞羽觞。
    子归日已晚,枣栗亦倾筐。
    挥手辄谢别,暮宿荒城傍。
    迟明趋所期,待子郑公堂。
    晨往遂至昏,企望徒伥伥。
    乃嗟仙真驭,固非世所望。
    恻恻理归棹,泛泛秋浦长。
    还寻甫里陆,更醉山阴王。
    素冠斯驰赠,喜知终未忘。
    余兹将远适,旅泊犹彷徨。
    微风动虚碧,初月照石梁。
    旷望对清景,赋诗托陈郎。
    茯苓思同煮,夜雨共匡床。
  3. 诗歌赏析: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芙蓉洲的宁静美景。首句“芙蓉犹满渚”写出了芙蓉花盛开的景象,而“疏桐已殒霜”则暗示了季节的转换和时光的流逝。第二句“泊舟菰蒲中,吴山隐微阳”则描绘了诗人泊舟于菰蒲之中,远处的吴山若隐若现地露出一丝阳光。接下来的诗句中,诗人又通过对竹林、煮茶、炼丹等场景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态度。结尾处,诗人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现了自然之美,又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夜泊芙蓉洲走笔寄张炼师》不仅是一首诗作,更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和一首充满哲思的人生诗篇。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倪瓒卓越的艺术才华,也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