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曾之浙东

佳丽金陵地,萧然尔独居。
门无私客谒,座有谏官书。
清切登台久,光华入幕初。
浙东劳远役,民瘼问何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曾之浙东》是元代诗人唐桂芳创作的一首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介绍:

  1. 创作背景
  • 作者生平:唐桂芳,字子高,号石湖,元代文学家。他出身书香门第,有较高的文学造诣,尤以诗名著称。
  • 创作时间:这首诗可能是在唐桂芳担任官职、远赴浙东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当地民众疾苦的深切关注。
  • 时代背景:元朝时期,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唐桂芳作为一介文人,可能目睹了这一现象,因此通过诗歌表达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和忧国忧民之情。
  1. 诗歌原文
    佳丽金陵地,萧然尔独居。
    门无私客谒,座有谏官书。
    清切登台久,光华入幕初。
    浙东劳远役,民瘼问何如?

  2. 诗歌解读

  • 佳丽金陵地:金陵,即今天的南京,古称金陵,是一个美丽而繁华的地方。这里的“佳丽”形容金陵的美丽和繁荣。
  • 萧然尔独居:诗人独自居住在金陵,与周围环境形成对比,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孤高。
  • 门无私客谒:诗人的门庭没有迎来过多的访客,表明他的清高或隐居。
  • 座有谏官书:诗人座位上有谏官留下的书信,说明他在任职期间可能参与了政治事务或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 清切登台久:诗人长期担任官职,处于高位,但并未因此而沉溺于权位之中。
  • 光华入幕初:进入幕府工作初期,意味着诗人开始涉足政务,投身于国家的治理。
  • 浙东劳远役:诗人被派往浙东地区,远离家乡,承担起治理一方的重任。
  • 民瘼问何如:诗人关心当地百姓的疾苦,询问他们的生活状况,体现了他的仁政情怀。
  1. 诗歌鉴赏
  • 艺术手法:该诗运用了比兴、赋等手法,通过描绘金陵的美景和诗人的孤高形象,表达了他对政治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金陵的描述和对远役的描写,展现了他对国家和人民深深的责任感。
  • 思想深度:诗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状况,还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这首诗是研究元代诗歌和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料,对于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和文化背景具有重要意义。
  • 文学价值:作为唐桂芳的代表作之一,《送杨曾之浙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为后人提供了研究唐宋诗歌演变的宝贵素材。

《送杨曾之浙东》是唐桂芳在元朝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诗歌。它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批判。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元代的社会风貌以及文人的思想情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