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丽金陵地,萧然尔独居。
门无私客谒,座有谏官书。
清切登台久,光华入幕初。
浙东劳远役,民瘼问何如。
【注释】:金陵:今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南岸。尔独居:杨曾之独自居住在此。门无私客谒:家门没有访客拜访。座有谏官书:座位上有谏官的书信。清切登台久:登上高台已经很长时间了。光华入幕初:进入幕府已经很长时间了。浙东:指浙江东部地区。劳远役:远行劳累。民瘼(mò)问:民众疾苦询问。
赏析:此诗是诗人送别友人杨曾之到浙东任职的赠诗。
首联“佳丽金陵地,萧然尔独居”写金陵佳丽之地,而杨独居于此。金陵是六朝古都,历代帝王建都于此,故有“六朝金粉地”之称。金陵地处江南,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物产丰饶,自古以来就是富庶繁华之地,因此金陵也常被称为“佳丽金陵”。“佳丽”二字,形容金陵的美景如画,美丽动人。然而杨曾之独居于此,远离家乡,远离亲友,独自一人承受着生活的艰辛和内心的孤独。这句表达了诗人对杨曾之远行赴任的关切之情,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深处的寂寞与无奈。
颔联“门无私客谒,座有谏官书”描绘了杨曾之住所门前的景象。杨曾之独居于此,自然不会有访客来拜访他,但他的座位上却常常坐着谏官的书信。谏官是古代朝廷中负责向皇帝进言规劝的官员,他们职责重大,地位尊崇。然而在这样一位贤能之士的身边,谏官们的书信却时常出现,这不禁让人感到一种深深的悲哀。谏官们的书信代表着他们的忠诚和责任感,但在这里却显得如此微不足道,甚至成为了一种讽刺和嘲笑。这反映了当时政治黑暗、官场腐败的现状,以及人们对正直官员的无奈与失望。
颈联“清切登台久,光华入幕初”则转向杨曾之自身的经历和感受。杨曾之在登台多年后终于迎来了自己职业生涯的新篇章——入幕为官。这对他来说无疑是一个崭新的起点,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新阶段。然而,尽管他已经经历了许多年的磨砺和成长,但仍然感到有些清切和不习惯。这可能是由于他习惯了独立思考和自主决策,而现在却必须遵循上级的指示和安排,这种改变让他既感到兴奋又感到困惑。同时,他也感受到了自己逐渐被接纳和认同的感觉,这是他努力和付出的结果。
尾联“浙东劳远役,民瘼问何如”进一步描绘了杨曾之即将面临的任务和使命。杨曾之被派遣到浙东地区担任重要职务,这意味着他将承担起更大的责任和压力。同时,他也将面临许多未知的挑战和困难。然而,无论面临何种困境和挑战,他都将勇往直前,不畏艰辛,用自己的智慧和才能去解决一切问题。他的工作将直接关系到当地民众的生活福祉和幸福安康,因此他也将时刻关注着民众的需求和疾苦,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们解决困扰和难题。
整首诗歌通过对杨曾之独居、访友、登台、入幕等场景的具体描绘,展现了杨曾之的人生经历和心路历程。同时,通过对其独居的描写,也暗示了他对孤独和寂寞的感受;通过对其入幕的描述,也表达了对新起点的期待和对未来的信心。整首诗歌情感真挚、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共鸣和深刻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