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答鲍尚褧

病起凌兢似鹤形,可怜对酒不能倾。
歌残易水非燕计,读尽离骚是楚声。
云阁林阴迷别坞,雨拖野色入空城。
犹思康健颜如玉,饱饭无忧踯躅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韵奉答鲍尚褧》是明代诗人唐桂芳的作品,其文学价值体现在艺术手法、思想情感等方面。以下是对这首诗进行的具体介绍:

  1. 艺术手法
  • 意象描绘:《次韵奉答鲍尚褧》中,诗人们利用自然景物来隐喻自己的感情变化和心理状态,如“病起凌兢似鹤形”和“云阁林阴迷别坞”,通过对疾病与环境的描写,传达出一种孤独与无助的情感。
  • 比喻运用:诗中多处使用比喻,比如“读尽离骚是楚声”将读书比作经历离愁,通过这种比喻增强了诗歌的意境和深度。
  • 象征含义:某些句子可能含有象征意味,例如“雨拖野色入空城”中的“雨”可能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忧郁或悲伤情绪。
  1. 思想情感
  • 人生感悟:诗歌表达了诗人在特定时期内对生命状态的反思,如“犹思康健颜如玉”反映了对健康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 友情思念:诗中也透露出对朋友的思念,如“何似往来棠樾里,一双文鹿驾车行”展现了对友人间的深厚友谊和美好回忆。
  • 社会关怀:诗歌还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关注,如“河南谱系唐昌簿,一见轩然意气倾”显示了诗人对于时事的关注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
  1. 结构布局
  • 篇章结构:诗歌采用了四言诗的形式,这种形式有助于突出主题,强化情感的表达。
  • 句型节奏:诗句间长短不一,节奏感强,有助于形成音乐般的朗读效果,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和感人。
  • 押韵技巧:诗歌的对仗工整,押韵严谨,这样的技巧使诗歌读起来更加和谐悦耳。
  1. 文化内涵
  • 历史背景:《次韵奉答鲍尚褧》创作于元末明初,这个时期的文化氛围和社会动荡为诗人的作品提供了独特的时代背景。
  • 文人交流:诗歌体现了诗人与其他文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作品可见当时文人群体的交往方式及其文化风貌。
  • 地域特色:作为歙县人,唐桂芳的诗歌中融入了徽州地区的文化特色,这为研究该地区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次韵奉答鲍尚褧》不仅是唐桂芳个人情感的表达,更是明代诗歌文化的一个缩影。它展示了诗人如何通过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来构建其艺术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当时文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审美追求。对于现代读者而言,这首诗不仅能够领略到传统诗词的魅力,也能从中获得关于人生哲学和社会责任的深刻洞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