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汤郎意气浩如霓,白马雕鞍新凿蹄。
试吏早从公府荐,徵书亲自荐官题。
江天露洗星辰湿,海岛风生瘴雨低。
闻道纪纲多暇日,满庭榕叶鹧鸪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宝库中,元代诗人唐桂芳的《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和艺术价值的古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时代背景的深刻理解,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人物情感的细腻刻画,传达了作者对友人远行的深深祝福和不舍之情。以下是对该作品的具体介绍:

  1. 诗歌原文
    皓月如银老桂秋,明朝催动孝廉舟。
    江山迢递三千里,广海东西四十州。
    荔子输官供酒盏,槟榔留客当荼瓯。

  2. 诗歌翻译
    皓月如银,桂花飘香的老秋;
    明朝将启动孝廉的船,催促启程。
    漫长的江山,绵延三千里;
    宽广的海域,东西四十州。
    荔枝贡给官府,作为饮酒的器皿;
    槟榔留客品尝,当作茶具。

  3. 诗歌赏析

  • 艺术手法:诗作采用了典型的边塞诗风格,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来表达情感。这种写法既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反映了他对友人的关心和祝福。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汤君济赴任广西宪幕的描述,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远行的不舍和对友谊的珍视。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对自己国家边疆安定的祝愿。
  • 文化内涵:诗中的“荔枝”和“槟榔”不仅是物质的象征,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义。这些元素不仅代表了当地的特色产品,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俗和文化交流。
  1. 诗歌注释
  • 汤郎意气浩如霓,白马雕鞍新凿蹄。
  • 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其一原文,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其一翻译,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其一赏析,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其一注释带拼音等,关于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 其一唐桂芳相关内容尽在古诗词网。

《送汤君济赴广西宪幕》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一座桥梁,连接着过去与现在,传统与现代。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深入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以及诗人如何运用自己的才华和智慧来表达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感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