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依陌上桑,婉婉桑间妇。
嫣然红罗襦,采桑湿香雾。
相逢马上郎,停鞭偶回顾。
重遗买一笑,脉脉此情露。
谁知妇人身,托生胶漆固。
本期骨肉亲,反被颜色误。
忆当送郎初,徙倚门前树。
箧笥满征裳,一一裁缯素。
绣为双鸳鸯,犹惧观者妒。
愿郎早归来,恨不与俱去。
尘埃扑床帷,蟏蛸网窗户。
惟有白发姑,未忍衷情诉。
可怜不相识,春心挑中路。
苍皇下马时,忽忽意未悟。
洞房扫春蚕,一见应愧负。
汝妾固可弃,汝亲宁弗慕。
黄金无亏盈,白璧有点污。
嫁夫恩义乖,何如江水赴。
贞姿擅古今,朽骨忘朝暮。
悠悠惩怆心,于焉发长喟。
赋秋胡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唐桂芳的《赋秋胡子》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理的元末明初时期的文学作品。通过这首作品,我们可以窥见当时文化背景和文学审美的独特风貌。下面是对这部文学作品的具体介绍:
作者生平:唐桂芳,一名仲,字仲实,号白云,又号三峰,元明间歙县人。他在元至正中担任崇安县教谕,南雄路学正。唐桂芳的作品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素养和对传统文学的深刻理解。
文学风格:《赋秋胡子》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风格,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该诗通过细腻的描述和丰富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全诗分为九章,每一章都紧扣主题,层层递进,结构严谨,笔法多变而不显生硬。
艺术成就:《赋秋胡子》的艺术成就在古代文学中具有较高的评价。沈德潜曾评此诗“无古乐府之警健,然章法绵密,布置稳顺,在元代为上乘矣”。这说明虽然这首诗在整体风格上可能不如一些乐府诗那样激昂澎湃,但在布局和细节的处理上却有着独到之处。
《赋秋胡子》不仅是唐桂芳个人文学才华的体现,也是元末明初社会文化的缩影。通过对这部作品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文化特色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