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送李经历

白头闲父老,都说幕中宾。杜门鹤立,风雨不遣客来频。果是清心苦节,能障狂澜砥柱,矻立势千钧。吹散浮云了,依旧月如轮。
忆公馀,携印绶,出城闉。酒船醉舞,江月还似谪仙人。好理木天文字,便许玉堂标致,笔下信通神。离恨正无赖,杨柳不胜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水调歌头·送李经历》是宋代大文豪苏轼所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送别的场景为背景,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离别时的情感波动。以下是关于该作品的一些介绍:

  1. 作者简介: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2. 作品原文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 词意解析
  • “明月几时有?” 表达了对月亮的好奇与期待。
  • “把酒问青天”描绘了诗人举杯向天,似乎在与天空中的一切进行交流。
  •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反映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未知的好奇。
  • “我欲乘风归去”,展现了诗人想要摆脱尘世纷扰,追求自由的愿望。
  •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表达了对高远之地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对于高处孤独和寒冷的恐惧。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表达了诗人对人间生活的留恋和赞美。
  •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描绘了月光如何穿透窗户,照亮了人们的睡眼。
  •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表达了诗人对于离别时刻月亮总是圆的不解和遗憾。
  •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体现了诗人对于人生无常和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友的深深思念和美好祝愿。
  1. 艺术特色
  • 《水调歌头·送李经历》是一首抒情性极强的词作,通过对月亮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对友情、生活和自然的感受。
  • 词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如“月”象征着美好、纯洁和永恒,而人的喜怒哀乐则映射到月亮的圆缺变化。
  • 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情感的共鸣。
  1. 历史评价
  • 《水调歌头·送李经历》被认为是苏轼词中的佳作之一,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内涵受到了后世学者和读者的广泛赞誉。

苏轼的《水调歌头·送李经历》不仅是一首表达对友人情谊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丰富哲理和美学价值的作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