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业重瞳子,雄才大耳儿。
河山犹表里,今古几兴衰。
彭祖终遗墓,苏公仅有碑。
伊谁居里闬,寒饿得闻思。
彭城怀古二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彭城怀古二首》是元代词人萨都剌所作,通过描绘彭城的古迹和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历史英雄项羽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萨都剌以“户数十馀万,承平亦富哉。人烟今寂寞,洪势自喧豗”开篇,通过对彭城的繁荣景象进行描写,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随后词人转入对项羽的评价与缅怀:“可有名驹子,空馀戏马台。登临兴不尽,挽缆故相催。”在这句诗中,萨都剌用戏马台这一历史遗迹,表达了对昔日英雄项羽的无尽思念和对其壮志未酬的惋惜。
萨都剌在这首词中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如“铁甲重瞳”与“乌骓汗血”,这些词汇不仅仅是对项羽勇猛形象的再现,更是对英雄悲剧命运的深刻揭示。通过对这些历史元素的象征性使用,萨都剌不仅塑造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面,也传达了诗人对英雄人物的敬仰和对历史的深深思考。
除了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缅怀,萨都剌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进一步丰富了作品的内涵。例如,“人烟今寂寞”一句,既反映了彭城昔日的繁华,又暗示了今日的落寞,从而加深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而“挽缆故相催”则表现了词人在追忆之余,对于时光流转、人事已非的无奈感受。
从文学风格上看,《彭城怀古二首》以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的语言,展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魅力。词人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丰富的意象构建,将读者带入一个既有历史深度又充满诗意的世界。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得《彭城怀古二首》不仅是一首简单的怀古诗,更是一部蕴含深意、值得反复品味的艺术佳作。
《彭城怀古二首》不仅是一次对古代英雄项羽的怀念,也是一次对历史与人生哲理的思考。通过对彭城这一特定地点的描绘以及历史典故的运用,词人萨都剌展示了其深邃的艺术造诣和高远的文化追求,使《彭城怀古二首》成为了元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值得每一位读者细细品味和深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