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
青苔馀华落,双树一莺吟。
炉存散微篆,茗熟独成斟。
明当持山酒,慰子客居心。
暮春雍熙寺访沈自诚不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暮春雍熙寺访沈自诚不遇》是元代诗人祖柏创作的一首描写友情的古诗。这首诗以宁静而略带寂寥的景象,描绘了诗人与友人沈自诚在古寺的偶遇与未遇之感,展现了一幅生动而富有情感的画面。
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静谧而深邃的空间。诗人选择在“暮春”时节访问沈自诚,这不仅体现了对时间的选择,也暗示了两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期待。在诗句“暇日远相问,古寺幽且深。”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这次会面充满期待的心情。同时,“青苔馀华落,双树一莺吟。”则形象地描绘了寺庙周围的景象,增添了诗中的自然美。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述友人家中的情景,进一步展示了两人之间的深情厚谊。例如,“炉存散微篆,茗熟独成斟。”不仅表现了友人对诗歌的喜爱,也反映了两人相聚时的欢愉气氛。“明当持山酒,慰子客居心。”更是一种深情的表达,意味着诗人用手中的山酒来慰藉好友,体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相互间的关怀。
这首诗不仅是一篇描写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充满诗意和哲理的佳作,它以其深刻的情感和优美的文字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元代诗歌的独特魅力,还可以深入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以及深厚的友谊对个体精神世界的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