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岁游法兴寺

山色摇光入袖凉,松阴十丈印回廊。
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七岁游法兴寺》是元代诗人胡天游的作品,描绘了作者在法兴寺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细腻描写山色、松阴、老僧和柏子香等元素,展现了寺庙的静谧与超脱。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原文
    山色摇光入袖凉,松阴十丈印回廊。
    老僧读罢楞严咒,一殿神风柏子香。

  2. 诗歌背景
    这首诗作于元代,胡天游因遭元季乱而隐居不仕。他的才华出众,七岁时就能写诗。诗中的“山色摇光入袖凉”一句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人的感受结合,传达出清凉宁静的心境。

  3. 诗歌赏析

  • 山色与松阴:诗中的山色“摇光入袖凉”形象地描绘了山景的壮丽与美丽,使人仿佛置身其中,感受到那份清凉与宁静。松阴“十丈印回廊”则进一步以松树的阴影来象征时间的静止与永恒,增添了一份神秘与庄严的气息。
  • 老僧与柏子香:老僧读经的场景和柏子香的香气,增添了寺庙的神秘与庄严,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那宁静的佛门之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平和。

《七岁游法兴寺》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蕴含深厚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的佳作。它不仅展示了胡天游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的深刻感受,也反映了古代文人对精神家园的向往和对超脱世俗的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