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文章伯,馀光耿未休。
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
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
登高还小鲁,观礼复从周。
琴为知音鼓,珠宁暗室投。
小奚藤作笈,长铗蒯为缑。
细柳牵征袂,飞花饯去舟。
嗟予倚市拙,壮子异乡游。
白酒春风席,红灯夜雨楼。
生徒交授受,宾主迭赓酬。
章甫仪刑重,汤盘德业修。
多能宜下问,博学更旁求。
勿谓青毡冷,母贻素食羞。
句休吟苜蓿,交重择薰莸。
忽忽山川异,行行岁月遒。
竹林难共醉,江树搅离愁。
幕阜山前屋,修江月上钩。
白云飞暂远,莫惜重回头。
送侄胡文章修江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侄胡文章修江馆》是元代诗人胡天游创作的一首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还蕴含着对家族、教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胡天游,字乘龙,号松竹主人,是元代杰出的诗人之一,其诗作风格独特,深受后世推崇。他的诗歌多反映了个人的生活情感以及对时局的感慨,而《送侄胡文章修江馆》作为其代表作之一,更是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从这首诗的内容来看,首句“我祖文章伯,馀光耿未休”直接点明了胡天游家族中有一位著名的文士,其影响力和学问流传至今。接着,“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表达了对当时国家重视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赞赏。
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如“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描绘了侄子在求学路上的坚持与执着;“登高还小鲁,观礼复从周”,则表现了侄子在继承古代文化传统的同时,也追求现代的教育理念。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胡天游对侄子的深情厚意,也反映了他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的深刻理解。
《送侄胡文章修江馆》不仅是一首表达家庭情感的诗歌,更是一幅描绘时代画卷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的了解,人们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元代的文化氛围以及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同时也能体会到胡天游本人对于文学与教育事业的热爱与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