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祖文章伯,馀光耿未休。
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
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
登高还小鲁,观礼复从周。
琴为知音鼓,珠宁暗室投。
小奚藤作笈,长铗蒯为缑。
细柳牵征袂,飞花饯去舟。
嗟予倚市拙,壮子异乡游。
白酒春风席,红灯夜雨楼。
生徒交授受,宾主迭赓酬。
章甫仪刑重,汤盘德业修。
多能宜下问,博学更旁求。
勿谓青毡冷,母贻素食羞。
句休吟苜蓿,交重择薰莸。
忽忽山川异,行行岁月遒。
竹林难共醉,江树搅离愁。
幕阜山前屋,修江月上钩。
白云飞暂远,莫惜重回头。

【译文】

我祖是文章伯,余光尚未休。

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

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

登高还小鲁,观礼复从周。

琴为知音鼓,珠宁暗室投。

小奚藤作笈,长铗蒯为缑。

细柳牵征袂,飞花饯去舟。

嗟予倚市拙,壮子异乡游。

白酒春风席,红灯夜雨楼。

生徒交受授,宾主迭赓酬。

章甫仪刑重,汤盘德业修。

多能宜下问,博学更旁求。

勿谓青毡冷,母贻素食羞。

句休吟苜蓿,交重择薰莸。

忽忽山川异,行行岁月遒。

竹林难共醉,江树搅离愁。

幕阜山前屋,修江月上钩。

白云飞暂远,莫惜重回头。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侄胡文章赴江馆的赠别之作。全诗以“送”字为线索,通过丰富的联想和巧妙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侄儿的美好祝愿和深情关怀。

首联“我祖文章伯,馀光耿未休。”直接点明题意,表达了对祖父的敬仰之情。

颔联“圣朝崇学校,犹子重箕裘。”则进一步强调了儒家文化的崇高地位和家族后代的传承使命。

颈联“蠹简三生债,皋比几度秋”则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描绘了侄儿在江馆中勤奋学习的景象。

五联“小奚藤作笈,长铗蒯为缑”运用生动的意象,赞美侄儿勤于学习、善于思考的品质。

中间两联“细柳牵征袂,飞花饯去舟”则是对侄儿离别时的描写,充满了深情厚意。

尾联“嗟予倚市拙,壮子异乡游”则表达了作者对侄儿未来前程的担忧和祝福。

最后两句“莫谓青毡冷,母贻素食羞。”则是作者对侄儿的寄语,希望他能够珍惜机遇,奋发有为。

这首诗语言朴实无华,但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它不仅展示了作者对亲人的深深思念,也表达了他对侄儿未来的期望和祝福。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