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到郊门万古愁,归来城府飒清秋。
阅人华屋更相待,流涕哀筝并自休。
陵处可应成下马,路分犹怕近西州。
川原便逐东风改,会有心期白日留。

注释:

望到郊门万古愁,归来城府飒清秋。——在城外远远看到家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愁。

阅人华屋更相待,流涕哀筝并自休。——看着那些华丽的房屋,我不禁感到一阵悲凉,泪水与筝声交织在一起,仿佛已经告别了这个世界。

陵处可应成下马,路分犹怕近西州。——墓地的地方可以让人下车休息,但我怕走到西州的路太远而疲惫不堪。

川原便逐东风改,会有心期白日留。——春天的风会改变山川的原貌,而我的心中却有一份期盼,希望在阳光明媚的白天能够重逢。

赏析:

这首诗是李白在送好友溧阳公归葬江南时所作,表达了他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哀愁。

首句“望到郊门万古愁”,诗人站在郊外望着远方的家乡,心中充满了无尽的思念和哀愁,仿佛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很久。这里的“郊门”指的是家乡的边界,诗人通过远眺,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了遥远的家乡。

次句“归来城府飒清秋”。当溧阳公离开家乡回到城里后,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清爽的秋天气息。这里的“城府”指的是城市中的繁华景象,而“飒清秋”则是形容秋天的气息清新而凉爽。诗人通过对比家乡的荒凉与城市的喧嚣,进一步表达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第三句“阅人华屋更相待,流涕哀筝并自休。”描述了诗人在溧阳公离开后,独自面对豪华的房屋时的心情。这些房屋曾经是他朋友的住所,而现在却空无一人,只剩下了悲伤的筝声回荡在空气中。这里的“阅人华屋”指的是观看华丽的房屋,而“流涕哀筝”则是指流泪和弹奏悲哀的筝曲。这种对比更加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感。

最后两句“陵处可应成下马,路分犹怕近西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望。他认为墓地的地方可以让人停下脚步休息,而害怕走得太近西州的路途。这里的“陵处”指的是墓地,而“西州”则是指远离家乡的地方。诗人通过这种对比,传达了他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未来的渴望。

整首诗以送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哀愁,以及对未来的期望和期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同时,诗中的语言优美流畅,情感真挚深沉,展现了李白诗歌的独特魅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