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钟宝潭书怀

解剑濯潭水,一弹三吟哦。
宁为猛虎行,不作无鱼歌。
高堂绝尘嚣,衿佩罗菁莪。
时来佳主人,慷慨倾悬河。
斗酒出肺肝,为君起婆挲。
丈夫感意气,岂在黄金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寓钟宝潭书怀》是一首由元代诗人胡天游所作,表达了诗人在乱世隐逸、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感。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1. 作品背景
  • 作者介绍:胡天游,号松竹主人,岳州平江(今属浙江)人,生于元末明初,有俊才,七岁能诗。他遭遇元季之乱,隐居不仕,创作了许多反映个人情感和志趣的诗歌。
  • 时代背景:《寓钟宝潭书怀》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根据胡天游的经历和当时的政治环境推测,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生活期间创作的,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诗句原文:解剑濯潭水,一弹三吟哦。宁为猛虎行,不作无鱼歌。高堂绝尘嚣,衿佩罗菁莪。时来佳主人,慷慨倾悬河。斗酒出肺肝,为君起婆娑。丈夫感意气,岂在黄金多。
  • 诗意解析:首句”解剑濯潭水,一弹三吟哦”表达了诗人放下世俗的名利,只愿以诗歌自娱。”宁为猛虎行,不作无鱼歌”则显示了诗人不愿平庸,宁愿选择英勇的行为也不愿安于现状。”时来佳主人,慷慨倾悬河”反映了诗人对有识之士的欣赏与渴望交流。最后两句”丈夫感意气,岂在黄金多”体现了诗人坚持理想,不以物质财富为重的人生态度。
  1. 主题思想
  • 隐逸与超脱:《寓钟宝潭书怀》通过描绘诗人隐居的生活状态,反映了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态度和对现实政治的疏离感。
  • 自我表达与情感抒发:诗中反复使用“吟哦”、“起婆娑”等词汇,展现了诗人强烈的情感表达和内心世界的丰富性。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胡天游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善于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情感和深远的意境。
  • 结构布局: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通过对环境的描绘引出主题,最后以抒情收尾,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线索。
  1. 历史影响
  • 文学价值:《寓钟宝潭书怀》作为胡天游的代表作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思想内容,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 文化传承:这首诗不仅是胡天游个人情感的抒发,也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征和文人的生活状态,对于研究元代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胡天游的《寓钟宝潭书怀》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志向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元代社会风貌和文人心态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了解元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也能够感受到诗人对于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和对于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