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
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
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
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
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
途遇大风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途遇大风》
元代诗人胡天游的《途遇大风》是一首描绘旅途中遭遇大风天气的作品,诗中充满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以及人生旅途中的无奈和辛酸。这首诗通过描写风大到足以吹倒行人和翻江覆岸的景象,深刻体现了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生活艰难的现实。
诗的开篇便以“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直接点出了诗人所处的位置及当时的恶劣气候状况。这种天气不仅影响了旅行的行程,更触动了诗人的内心。随后,诗人描述了风势之猛,“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在这样的环境下,诗人选择了在桥头过夜,与当地居民共同度过难关。这一部分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生命的尊重,也反映了他随遇而安的生活态度。
随着时间的流逝,清晨的到来带来了一丝宁静。诗人在黎明前的寂静中,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心灵震撼:“明天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这句话表达了诗人面对自然力量的无力感和对未来的淡淡忧虑。
诗人以感慨的语气结束了整首诗:“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这不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总结,也是对整个时代背景的反思。
《途遇大风》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动态的图像,它记录了作者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所见所感,同时也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通过这样的作品,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在逆境中的生存智慧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