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
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
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
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
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全诗如下:
客子南游日欲落,观溪桥头风色恶。
炮车云外天为昏,走石翻江吹倒人。
桥头翁妪邀我宿,呼酒张灯傍僮仆。
夜深抚榻不成眠,瑟瑟馀威振茅屋。
明朝风定天宇白,一笑促装三叹息。
迩来平地多风波,不独江头阻风客。
注释:
- 客子:客人。
- 南游:向南旅行。
- 日欲落:太阳快要落山了。
- 观溪桥头:在溪边的桥头观看。
- 风色恶:风势很大。
- 炮车云外:像炮车的云彩在外面。
- 天为昏:天空变得昏暗。
- 走石翻江:石头被风吹得四处飞溅,江水也被吹得翻腾。
- 翁妪:老人和女人。
- 邀我宿:邀请我在这里住宿。
- 呼酒张灯:招呼我去喝酒并点上灯光。
- 僮仆:仆人。
- 夜深抚榻不成眠:晚上很晚了,躺在床上睡不着。
- 瑟瑟馀威:风还残留的威力。
- 茅屋:用茅草盖成的房屋。
- 明朝:明天。
- 天宇白:天空变得非常明亮。
- 一笑:微微一笑。
- 促装:急忙准备出发。
- 叹息:表示遗憾或惋惜的意思。
- 迩来:近来。
- 平地:平坦的地方。
- 风波:风暴。
赏析:
这首诗是杜甫在旅途中遇到恶劣天气时所作,反映了他面对自然力量时的无奈与感叹。从“日欲落”到“天为昏”,再到“走石翻江”,描绘了一幅狂风暴雨肆虐的场景,使人感受到风的猛烈和力量之大。诗人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桥头翁妪邀我宿”,展现了当地人的热情好客。而“呼酒张灯傍僮仆”,则表现了主人的热情招待以及夜晚的温馨氛围。然而,尽管环境温馨,诗人却难以安心入睡,因为“夜深抚榻不成眠”。这里体现了诗人内心的不安与忧虑,以及对即将来临的风雨的担忧。
“明朝风定天宇白”预示着暴风雨过后,天空将恢复明朗,而“一笑促装三叹息”则反映了诗人虽然暂时摆脱了困境,但内心深处仍然充满了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和叹息。这种情感的流露,既展示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也揭示了他作为一位伟大诗人的复杂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