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过柳洲次陆德阳韵

买花载酒忆当年,风景依稀最可怜。
彭泽有人归栗里,海波何处变桑田。
联拳鹭立枯荷雨,寂寞鸦栖古树烟。
几度涌金门外望,居民犹说总宜船。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重过柳洲次陆德阳韵”是元代凌云翰所作的一首七言古诗。这首诗不仅体现了凌云翰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也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诗歌原文及背景
  • 诗歌原文:“买花载酒忆当年,风景依稀最可怜。彭泽有人归栗里,海波何处变桑田。”这组诗反映了诗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内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哀愁。
  • 创作背景:凌云翰通过这首诗表达了自己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以及当时社会动荡不安带来的生活变迁。
  1. 作者介绍
  • 凌云翰简介:凌云翰,字彦翀,浙江仁和人,元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教育家。他在科举考试中多次失败,最终被降职至南方边疆地区。尽管面临逆境,他仍坚持不懈地致力于学问与诗歌的创作,其作品多反映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1. 诗作主题思想
  • 怀旧与感伤:诗中通过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描绘与当前荒凉景象的对比,传达了诗人深深的怀旧之情与对未来不可知命运的感伤。
  • 自然与人的关系: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观(如鹭立的枯荷、寂寞的古树)的描写,表达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存在的理想状态的追求与向往。
  1. 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凌云翰在这首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意象和比喻,构建了一个充满情感色彩的艺术世界,使读者能够深切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 语言风格:诗句精炼而富有韵味,既有文人墨客的雅致,又不乏深沉的情感表达,体现了凌云翰独特的文风。

《重过柳洲次陆德阳韵》不仅是凌云翰个人情感的一种抒发,更是元代社会背景下文人精神世界的写照。通过深入理解这首诗及其背后的历史与文化内涵,可以更加全面地认识元代的文化特征和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