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闱对月次桂彦良韵

露下松阴鹤梦醒,古香吹桂满空庭。
云端半壁悬孤月,天上连珠灿五星。
诗思每因秋兴发,江声浑作夜潮听。
求贤正为明时用,荐士须当效古灵。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闱对月次桂彦良韵》是一首元末明初时期的诗歌,由凌云翰创作,该诗以七言律诗的形式展现,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抒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与个人情感的纠结。下面是这首诗的介绍:

  1. 作者介绍
  • 凌云翰(约1335年—约1402年),字大年,号云巢,又号白华居士、白华道人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他是汉族,出生于浙江仁和(今杭州)。他的作品多表现了对时事的关切,以及对社会现状的思考。凌云翰的诗歌在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韵味,其作品在当时及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诗歌原文
    露下松阴鹤梦醒,古香吹桂满空庭。
    云端半壁悬孤月,天上连珠灿五星。
    诗思每因秋兴发,江声浑作夜潮听。
    求贤正为开国计,万里江山待圣明。

  2. 诗歌鉴赏

  • 意境高远:此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描绘松林中的鹤梦醒、月光映照下的桂花盛开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 意象丰富:诗中“古香吹桂”的桂花,不仅是自然界的美,还象征着高洁的品格;“孤月”则寓意着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真理的追求;“星河”暗示着广阔的视野和对未知世界的探索欲望。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
  • 思想深刻: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叹,还有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如“求贤正为开国计”,反映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及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

《秋闱对月次桂彦良韵》不仅是一首艺术性很高的诗歌,也是了解元末明初文人生活和思想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鉴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社会状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