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双婺卷

姑妇孀居守寂寥,闭门风雨任飘摇。
柳因秋早惊先落,松到岁寒知后凋。
一寸丹心同耿耿,百年华发共萧萧。
由来节义关名教,看取曹娥庙下潮。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柳氏双婺卷》是元代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首诗不仅在艺术上成就斐然,而且其深刻的内涵和独特的情感表达也使其成为文学史上的珍品。以下是从多个角度分析这首诗及其价值:

  1. 诗歌内容与象征意义:凌云翰的《柳氏双婺卷》通过描绘一位孤独寡居的女性形象,展现了她在寂寞风雨中的坚韧生活状态。诗中以柳树因秋早落叶、松树在寒冬保持不凋来象征这位妇人的坚强与节操,以及她对丈夫的忠诚和对家庭的坚守。这种象征手法使得诗歌的内涵更加丰富,同时也增强了读者的情感共鸣。
  2. 诗歌形式与技巧:凌云翰运用简练有力的语言,将情感与景象巧妙结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七言绝句的形式使得诗歌既短小精悍,又意韵悠长,充分体现了凌云翰的诗歌技巧和深厚的文学素养。
  3. 文化背景与历史意义:《柳氏双婺卷》不仅仅是一首诗,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它反映了元代社会的某些特色,如女性的生活状态和社会角色等。同时,通过对传统节义观念的展现,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于道德和社会责任的看法。
  4. 情感表达与艺术魅力:凌云翰在《柳氏双婺卷》中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使得整首诗歌充满了情感的张力和艺术的魅力。尤其是“姑妇孀居守寂寥,闭门风雨任飘摇”这两句,既表达了女性内心的孤独与坚韧,又展示了她们面对困境时不屈不挠的精神风貌。

《柳氏双婺卷》不仅是元代诗歌的一个代表作,更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以其深邃的思想内涵、精湛的艺术技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刻体现,赢得了后世读者的广泛赞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