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宗元分教海宁

闭户读书谁与邻,翻然分席海之滨。
太玄准易知先世,清白传家见后人。
蝌蚪文漫思复古,蝤蛑市近喜尝新。
独怜载酒河桥别,拯得梅花是小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杨宗元分教海宁》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杨宗元分赴海宁任所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人的深切祝愿。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

  1. 作者介绍:凌云翰,元明间浙江仁和(今属浙江省)人,字彦翀。凌云翰博览群籍,通经史,工于诗歌创作。在元至正年间曾举人身份进入文坛。后因事获罪,被流放南荒。他的文学活动一直持续到洪武初年,以成都府学教授的身份授职,最终因故被贬。尽管遭遇挫折,他依然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留下了许多传世之作。

  2. 诗歌原文
    闭户读书谁与邻,翻然分席海之滨。
    太玄准易知先世,清白传家见后人。
    蝌蚪文漫思复古,蝤蛑市近喜尝新。
    独怜载酒河桥别,抍得梅花是小春。

  3. 诗歌分析

  • “闭户读书谁与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闭门苦读的推崇和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在诗人看来,只有通过深入的学习和思考,才能接近古人的智慧和先贤的精神。这里的“闭户”不仅仅是物理上的隔离,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独立和自由。
  • “太玄准易知先世,清白传家见后人”: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强调了一种家族传承的文化价值和道德规范。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后代的期望。这种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视教育、重视家风的传统观念。
  • “蝌蚪文漫思复古,蝤蛑市近喜尝新”: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新旧交替的生活态度。一方面,诗人怀念古文化的精粹,如蝌蚪文(一种古代文字)的研习;另一方面,他也对新鲜事物抱有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如市场上的新商品。这种态度反映了诗人对时代变迁的深刻理解。
  • “独怜载酒河桥别,抍得梅花是小春”:这句诗充满了离别的哀愁和对春天的美好期待。诗人在河畔送别友人,感受到了分别时的伤感,但同时也对未来充满希望。梅花作为岁寒三友之一,寓意坚韧不拔,诗人在此表达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1. 艺术特色
  • 意象运用:诗人在这首诗中巧妙地使用了多种意象,如“河桥”、“梅花”等,这些意象不仅美化了诗句,也加深了诗歌的情感表达。
  • 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简洁而富有韵味,通过精炼的词汇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诗人的情感世界。
  • 情感表达:整首诗洋溢着浓厚的友情和深情,诗人通过对杨宗元的鼓励和祝福,表达了对朋友的支持和期望。

《送杨宗元分教海宁》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幅生动的文化画卷,展现了诗人对传统学问的尊重与继承,以及他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意义,是研究元代诗歌的重要文本。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