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鹤轩为鲁嗣衡赋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守扉。
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
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
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自在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是元代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在这首诗中,凌云翰以其精湛的诗歌技巧和深邃的情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画面。下面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凌云翰(约公元1372年前后在世),字彦翀,号柘轩,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关于其生卒年均不详。大约生活在明太祖洪武五年前后。
  1. 诗歌原文及翻译
  • 原文:《双鹤轩为鲁嗣衡赋》
    开轩正在西湖上,双鹤偶来能守扉。
    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
    秪道在阴其子和,宁知去郭昔人非。
    仙家楼子曾相近,好伴孤云自在飞。

  • 翻译
    在西湖边开了一扇轩窗,偶然间有两只鹤飞临窗前。它们似乎守护着这处静谧之地,如同两位黄鹄停歇在水边的陂塘。我疑惑地想到,这或许不是往日之人,而是神仙之居。它靠近仙家楼阁,好让孤单的云朵自由飞翔。

  1. 艺术特色
  • 意境深远:这首诗通过描绘西湖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超脱。诗人通过描写鹤的降临和陂塘的宁静,传达了一种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
  • 语言优美:凌云翰的语言简练而富有诗意,每一句都充满了画面感和音乐性。特别是诗句“复陂似托两黄鹄,过我疑多一羽衣”,生动地刻画了鹤的美丽与轻盈,使读者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之中。

《双鹤轩为鲁嗣衡赋》不仅是凌云翰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也为后世留下了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理解,可以更好地感受到古代文人的生活情趣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