悼融上人

显明古刹化烟霞,甘露泉头即是家。
薝卜结成霜后寔,枇杷开到雪中花。
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
写得旧时行道影,不教尘土污袈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悼融上人》:禅意与哲理的交融

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以《悼融上人》为世人所知。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功底,更是通过简洁而含蓄的语言,将个人的情感与对生命、自然的独特见解融合在一起。

诗中描绘了一座古刹在岁月流转中的变迁,由昔日之盛转为化烟霞。同时,也通过对甘露泉头的描述,暗示了生命的甘甜和归宿的安宁。诗人用薝卜结成霜后实和枇杷开到雪中花来比喻事物发展的必然性,以及对于无常世界的深刻体察。

“也知寂灭方为乐,始信浮生自有涯”这两句表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在作者看来,只有在达到了一种极端的静谧和无为状态,才能真正体会到生活的真正乐趣。这种体验超越了世俗的名利,让人认识到生命的有限与自我探索的重要性。

最后一句“写得旧时行道影,不教尘土污袈裟”,则是对过往修行历程的一种回忆和赞颂。它意味着尽管外界环境可能充满尘埃与污染,但那些曾经的修行者,他们的影子依然清晰可见,他们的精神不会被时间所侵蚀。这种对于精神纯洁性的坚守,是对人生态度的一种高尚追求。

《悼融上人》不仅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与内心感慨的诗歌,更是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深入探讨。在这首诗中,凌云翰以其独到的视角和深沉的情感,让读者得以一窥古人的生活智慧与哲学思考,感受那份超越时空的智慧与美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