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陈惟铭北行

汝兄捧檄倅沧州,远别常思共被秋。
已效诗人咏棠棣,更从乡老识松楸。
季方论德难为弟,太史能文岂好游。
此日甘旨频在念,还家须早莫淹留。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赠陈惟铭北行》是元末明初诗人凌云翰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首诗作不仅体现了凌云翰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其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以下是关于这首诗的具体介绍:

  1. 作者简介
  • 凌云翰,字彦翀,元明间浙江仁和人士。凌云翰博览群籍,通经史,工诗。他在元至正年间考中举人后,曾因事被贬至南荒地区。尽管遭遇挫折,他并未放弃文学创作,而是继续在成都府学教授职位上努力工作。
  1. 诗歌原文
    汝兄捧檄倅沧州,远别常思共被秋。
    已效诗人咏棠棣,更从乡老识松楸。
    季方论德难为弟,太史能文岂好游。
    此日甘旨频在念,还家须早莫淹留。

  2. 诗歌赏析

  • 内容主题: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陈友的深厚情谊以及他对陈友的思念之情。诗歌表达了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陈友回家后美好生活的期盼。
  • 艺术手法:诗人通过丰富的情感表达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如“远别常思共被秋”,巧妙地传达了两人的深情厚谊。同时,“已效诗人咏棠棣”与“更从乡老识松楸”等句,展示了诗人对传统美德与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赠陈惟铭北行》不仅是凌云翰文学成就的代表,也是中国古典诗词宝库中的珍贵遗产。这首诗不仅反映了作者的个人情感,更是对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反映。对于研究元明时期文人的生活状态、思想情感,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理念和情感,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