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子穿云得紫芝,仙翁倚杖听黄鹂。
香风两袖归来晚,正是松花落粉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童子穿云得紫芝,仙翁倚杖听黄鹂。
香风两袖归来晚,正是松花落粉时。
《王本初小像》是明朝画家沈周的一幅作品,属于中国绘画史上的“吴门画派”代表之一。沈周(1357-1444),字启南,号石田,明代著名的文人画家和书法家,与文徵明、唐寅并称为“明四家”。他的画作以山水、人物、花鸟为主,尤以其水墨写生和淡雅清逸的风格著称。
《王本初小像》就是沈周为王本初所绘的肖像画。王本初是明代的一位著名书画家,其人书法俊逸,擅长行草,尤其喜爱收藏名画古迹,对后世艺术影响颇深。沈周在创作这幅作品时,不仅展现了对王本初人格和才情的理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时文人士大夫生活态度的理解和认同。
《王本初小像》的绘画风格上继承了沈周的笔墨特点,用笔细腻流畅,线条柔和而富有弹性,形象生动自然。画面中的人物造型简洁而典雅,衣纹流畅,充分展现了作者对人物性格和情感的把握。整幅画作色调和谐淡雅,给人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反映了作者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
《王本初小像》不仅是一幅表现个人风貌的肖像画,更是沈周艺术造诣和人文情怀的集中体现,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意义。通过对这幅作品的介绍,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画的特点及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