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原为慧公赋

着意穷原莫外求,随波逐混是凡流。
泠泠一勺谁能识,又在曹溪最上头。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道原为慧公赋》是元末明初凌云翰的一首作品。下面将简要介绍这部文学作品:

  • 作者简介:凌云翰,字彦翀,生于元朝浙江仁和。凌云翰是元末明初的一位文学家,他的诗歌创作在当时有着较高的艺术成就。凌云翰的作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情况和人民的疾苦,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深受后世读者的喜爱。
  • 作品原文:《道原为慧公赋》全文如下:著意穷原莫外求,随波逐混是凡流。泠泠一勺谁能识,又在曹溪最上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真理的追求和对世俗纷扰的看法。诗中“著意穷原莫外求”,意味着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不应寻求外在的捷径或依赖他人,而应深入探究、穷究事物的本源。“随波逐混是凡流”,则指出了人们在追求真理时往往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泠泠一勺谁能识”,进一步强调了真理的深奥和难以捉摸,需要经过长时间的探索和思考才能领会其真谛。“又在曹溪最上头”,则是以佛教禅宗的典故来隐喻真理的高远和不可触及性。曹溪是禅宗的重要圣地,位于广东省韶关市曲江区曹溪街道,被誉为禅宗的发源地之一。在这里,人们常常感受到一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因此,“又在曹溪最上头”意味着真理就存在于这种超越世俗的精神境界中,只有通过深入的思考和体验,人们才能真正领悟到它的存在。

凌云翰的《道原为慧公赋》不仅是一首表达哲学思考的诗歌,也是一部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作品。它不仅展示了凌云翰卓越的文学才华,也为我们理解元末明初的社会现实提供了宝贵的视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