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意穷原莫外求,随波逐混是凡流。
泠泠一勺谁能识,又在曹溪最上头。

【注释】

道原为慧公赋:道原是唐代诗人,曾作过慧能(638-713)的《坛经》序文,并作有《五灯会要》,对禅宗的发展有重要作用。慧能是南宗禅的创始人,曹溪是其修行的地方。

着意穷原莫外求,随波逐混是凡流:用心去寻求禅宗的深奥道理是没有止境的,就像顺从江水漂流而去一样成为世俗之人。

泠泠一勺谁能识,又在曹溪最上头:只有像王右军这样的大书法家才能理解,它又处在曹溪最上面。

【赏析】

这首七绝以“道原为慧公赋”为题,实际上是一首咏物抒怀诗。全诗以简洁的语言描写了曹溪石的外形与特征,表现了作者对它的喜爱之情。

首句“着意穷原莫外求”,意思是说,要想深入理解禅宗的哲理,就不能仅仅停留在表面层次,要追求事物的根本原理。这是在说禅宗的道理并不是简单的文字解释所能概括的,需要深入思考和体验。

次句“随波逐混是凡流”,进一步强调了禅宗的深邃性。禅宗讲究随缘、随和、顺势而行,不拘泥于形式和规则。这里的“随波逐混”比喻禅宗的灵活性和适应性,而“是凡流”则表示禅宗的普通性,即它并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

第三句“泠泠一勺谁能识”,则是对曹溪石的赞美。这一句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曹溪石比作清凉的泉水,表达了作者对它的珍视之情。同时,这也表明了禅宗的深邃和复杂性,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

末句“又在曹溪最上头”,是对曹溪石位置的描述。这里用了一个夸张的手法,表示曹溪石的位置非常独特和重要。这种表述也体现了作者对禅宗的重视和敬畏之情。

这首诗的意境深远,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通过对曹溪石的描绘,展现了禅宗的智慧和魅力。同时,这首诗也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热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