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
我居北郭遭乱离,韦编大义犹日披。
有颀而长过我者,不通名姓知为谁。
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
掷还上马竟南征,高举飘飘类鸿鹄。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见将柰何。
每从儒者谈仿佛,恐有仙客来经过。
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邹道士。
注得参同只自看,仍以苑经造馀子。
棘闱校卷又相逢,风帘官烛摇秋红。
诗成不许众吏写,八分作字何其工。
从此文游成莫逆,学不能同颇能识。
作文状我衰陋容,三诵真如见颜色。
今春人作凤台行,佳儿彩服遥相迎。
西子湖头一杯酒,三叠阳关歌渭城。
渭城自远台城近,碧草绿液空掩映。
行行无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咏。
江东日暮多白云,见云未必如见君。

这首诗是明代文学家王稚登为友人朱仲谊写的一首送别诗,表达了他对友人的深情厚意和对其前途的美好祝愿。

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

  1. 河桥柳青不忍折,临岐顿觉中肠热。
  • “河桥柳青”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春日河桥景色,柳树翠绿,生机勃勃。
  • “不忍折”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
  • “临岐顿觉中肠热”形容看到朋友离去时内心的激动和不舍,仿佛心中的感情沸腾。
  1. 百年几见一代人,二月重为千里别。
  • “百年几见一代人”意味着人生能遇到一个代代相传的人是多么难能可贵。
  • “二月重为千里别”指的是春天时节,两人分别的场景又发生在距离千里的地方。
  1. 我居北郭遭乱离,韦编大义犹日披。
  • “我居北郭”指诗人居住在北方的某个角落,环境可能比较荒凉。
  • “遭乱离”表示经历了战乱,生活变得艰难。
  • “韦编大义犹日披”意味着尽管生活困苦,但诗人依然坚持学习,日夜钻研大义(即儒家经典)。
  1. 有颀而长过我者,不通名姓知为谁。
  • “有颀而长过我者”描述了一位身材高大,气质非凡的人物。
  • “不通名姓知为谁”表明此人虽然高超,但并不张扬,不留下名字就难以认出他的身份。
  1. 借我大义汗漫读,因注首肯疑心服。
  • “借我大义汗漫读”意味着诗人向这位高人借阅了大量的典籍来阅读。
  • “因注首肯疑心服”表达了诗人在阅读这些典籍后,开始对儒家学说产生了信心和认同。
  1. 掷还上马竟南征,高举飘飘类鸿鹄。
  • “掷还上马竟南征”描述了诗人骑马出发,向南征战的场景。
  • “高举飘飘类鸿鹄”比喻诗人如同展翅高飞的鸿鹄,志向远大。
  1. 明年我中己亥科,思之不见将柰何。
  • “明年我中己亥科”意味着诗人希望在即将到来的科举考试中获得好成绩。
  • “思之不见将柰何”表达了诗人对无法实现目标的焦虑和无奈。
  1. 每从儒者谈仿佛,恐有仙客来经过。
  • “每从儒者谈仿佛”意味着诗人经常与文人墨客交流,从中汲取智慧。
  • “恐有仙客来经过”表达了诗人对神仙般的人物来访的期待和幻想。
  1. 昨者相逢知姓字,云是崆峒邹道士。
  • “昨者相逢知姓字”指的是不久前的一次相遇。
  • “云是崆峒邹道士”说明这位神秘的访客可能是来自崆峒山的邹道士。
  1. 注得参同只自看,仍以苑经造馀子。
  • “注得参同只自看”意味着这位邹道士给诗人讲解了《参同契》这部经典,作者自己阅读并有所领悟。
  • “仍以苑经造馀子”表示这位邹道士用《参同契》这部经典来指导其他人学习。
  1. 棘闱校卷又相逢,风帘官烛摇秋红。
  • “棘闱校卷”指的是科举考试前的紧张备考场景。
  • “风帘官烛摇秋红”形容考场外的夜色朦胧,灯笼摇曳,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1. 诗成不许众吏写,八分作字何其工。
  • “诗成不许众吏写”意味着诗人的作品不允许他人抄写或传播。
  • “八分作字何其工”称赞这位邹道士的书法技艺精湛,如同八分书一般。
  1. 从此文游成莫逆,学不能同颇能识。
  • “从此文游成莫逆”表达了诗人与这位邹道士之间的深厚友谊。
  • “学不能同颇能识”意味着尽管学识不同,但两人都能相互理解对方的观点。
  1. 作文状我衰陋容,三诵真如见颜色。
  • “作文状我衰陋容”指的是通过文章描述自己的外貌和处境。
  • “三诵真如见颜色”形容通过反复诵读文章,仿佛看到了作者真实的面容和情感。
  1. 今春人作凤台行,佳儿彩服遥相迎。
  • “今春人作凤台行”指的是春天的时候,人们举行庆祝凤凰吉祥的仪式。
  • “佳儿彩服遥相迎”形容孩子们身着华丽的服饰,欢快地迎接春天的到来。
  1. 西子湖头一杯酒,三叠阳关歌渭城。
  • “西子湖头一杯酒”指的是在西湖边的酒宴上,共饮一杯美酒。
  • “三叠阳关歌渭城”引用了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用歌声表达对远方友人的留恋之情。
  1. 渭城自远台城近,碧草绿液空掩映。
  • “渭城自远台城近”描述了渭城(今陕西咸阳)与台城(今江苏南京)的地理位置关系。
  • “碧草绿液空掩映”描绘了两岸的景色被绿色植被所覆盖,形成一幅美丽的画卷。
  1. 行行无限好江山,物色分留待吟咏。
  • “行行无限好江山”表达了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感叹自然界的千变万化和壮丽景象。
  • “物色分留待吟咏”意味着美景值得用心去欣赏和吟咏,留下美好的回忆。
  1. 江东日暮多白云,见云未必如见君。
  • “江东日暮多白云”描绘了江南地区傍晚时分的景象,白云缭绕。
  • “见云未必如见君”表达了诗人对于远方友人的思念和牵挂,即使见到白云也无法替代与友人相见的快乐。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